民办学校为何步履维艰 □ 李雪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暑假过后,又听到一些民办学校关门倒闭的消息。打开网络,在百度里输入“民办学校倒闭”的字眼,关于近几年民办学校倒闭的信息扑面而来。现实中,正在运转的民办学校也是步履维艰。几所曾经非常兴盛的民办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大都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办学校渐趋衰微的窘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学龄人口减少,导致生源衰降

  民办学校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各地的学龄人口正处于高峰期,而整个社会各个层次的教育资源都相对短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欲望日益高涨,于是旺盛的教育需求和短缺的教育资源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就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民办学校应运而生,成为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有效补充,大大缓解了教育需求旺盛和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这个时候的民办学校,生源充足,活力四射,形势一派大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普九工程、高中扩招、大学扩招,各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公办教育资源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久贯彻,学龄人口逐年下降,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矛盾基本化解。时至今日,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不再是让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了,而是要让孩子“上好学”。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就连许多公办学校也存在教育资源富余的问题,民办学校生源衰降,也就不难想象了。

  办学品位不高,缺乏竞争优势

  许多民办学校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办学之初,好多办学者都是以学校能够办起来,能够招来学生为目标追求。学校办起后,发现需求旺盛,生源爆满,办学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扩大规模,把学校做大上。至于如何确定正确的办学思想,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如何建设符合校情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学校文化,如何形成自己学校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等等,都没有纳入办学人的思考范围。

  民办学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优胜劣汰。在学龄人口红利吃尽之后,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竞争,就成为彻彻底底的办学水平的竞争了。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民办学校又处于劣势。因为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师工资、运行经费等,都是政府财政开支的,学生上学基本免费或者缴费标准很低;而民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教师工资、运行经费等都是自筹的,学生收费标准肯定远远高于公办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办学校的办学品位、教育质量如果和公办学校相比不相上下,或者高出不多,那么老百姓就会因为民办学校收费标准高,而把孩子送到公办学校去读书。面对这样的客观形势,民办学校必须在办学品位上比公办学校高出一大截,成为当地真正的人人向往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样人们才有可能情愿多花钱,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去学习。

  屡屡遭受冲击,造成师资不稳

  师资问题是决定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民办学校的师资问题却是让董事长和校长感到最无奈的问题。

  民办学校的师资来源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退休教师。这类人如果被聘,双方合作只要不出现问题,一般比较稳定。但是退休教师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一般不能担任班主任,所以比例不能太大。二是大专院校毕业生。这类人最不稳定,因为他们年轻,容易“见异思迁”,经常有中途辞职的。三是其他民办学校流动来的教师。这类人多是奔着挣工资来的,如果有待遇好的单位,还会再次跳槽。这样的师资来源,决定了民办学校教师思想观念的复杂,决定了民办学校教师凝聚力的薄弱,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最让民办学校董事长和校长们感到无奈的就是政府部门的教师选招。春节过后,师范院校一开学就着手招聘教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民办学校好不容易才把教师招聘够用,可是等不到开学,这些教师纷纷报名考编制了。教育局人事局联合招聘公办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教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无论是大学刚毕业的,还是已经工作几年的,只要年龄在35岁以下的,都有资格报名参加公办教师选招。这些教师,好多原来都是不得已才沦落到体制之外,现在有了进入体制之内吃皇粮的机会,谁能无动于衷呢?许多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在这个时间都是人心思走。很多人呕心沥血,想方设法为着变成公办教师而努力。当然,往往是那些专业功底厚的,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招教考试中最有竞争力。最后的结果常常是民办学校辛辛苦苦培养的教学骨干,经过招教考试进入体制内,给公办学校做出了贡献,自己还得需要用那些不太成熟的教师来补充。

  年年这样冲击,造成民办学校师资严重不稳定。走的走了,没有走的也在为下年的招教考试做准备。这让民办学校怎么承受得住?

  经费来源不足,开支捉襟见肘

  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完全靠学校自筹。对于背后有大型企业支撑的民办学校,也许不存在经费来源不足的问题;对于完全靠收取学费滚动发展起来的学校,在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时候,收取的学费相对较多,除去正常开支,可能有所盈余,可以用于学校的扩张发展。在学生来源不足、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今天,好多民办学校的经费开支捉襟见肘。

  政府支持不够,扶持政策落空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44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教育的发展。第49条规定: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应当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文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可是具体到实际问题上,力度还远远不够。

  譬如说,国家从2005年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后改为“生均公用经费”。按照国家规定补助的标准,初中生每生每年500元、取暖费60元;小学每生每年300元,取暖费30元;此外还有部分贫困生的生活补助费。而在一些地方,民办学校的学生却无权享受这些公共财政的阳光。豫东某县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对此愤愤不平,因为他们学校学生多年来,从没有享受到分文的公用经费的补贴。在公办学校学习的孩子,可以免交学费,而到他们学校学习的学生却被剥夺了这一权利,不能说不是很大的不公平。在这种不公平的境遇下,他们学校尽管办学质量相比公办学校要稍胜一筹,但还是遏制不住学生人数的不断下降。

  现在一些公办学校,由于体制僵化,缺乏活力,教育教学质量确实不敢恭维,民办学校的存在对他们确实形成了冲击。如果我们的一些部门对民办学校的作用,还仅仅停留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认识层次上,看不到它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所带来的“鲶鱼效应”,不能给予有力的扶持和帮助,那么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无可奈何花落去”,则是必然的了。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洛阳市第49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因为爱,所以慈悲     下一篇:管理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