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熟语。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综合读写/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熟语。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________”;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________”。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难分伯仲”“  ________ ”或“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败北/折戟;  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功败垂成
(2)握手言和/均无建树/难决雌雄/互交白卷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主要考查你对  综合读写,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综合读写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考点名称:综合读写

  • 综合读写: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5)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包括写节目串词、写主持人的开头语等等。

  •  

  • 综合读写教学:

    一、阅读:

    1、广泛搜集材料,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可以是诗歌散文、报刊、杂志、格言佳句,也可以是文章中某句优美的言辞或极富哲理性的语句,并利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提高阅读水平.教师搜集的材料学生感兴趣,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应立即鼓励学生坚持阅读,要阅读一些好文章、好作品,指导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2、加强理解性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多背一些课文
    理解性阅读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要理解透。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记忆、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去阅读文章,争取自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文章。

    3、读中讲,讲中读,加强学生诵读训练
    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诵读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采用多种途径优化学生的朗读训练,讲读课文前,让学生带着课后思考题轻读思考,既而读通读懂课文。讲读课文中,边讲边指导朗读,老师再用亲切真诚的语气来范读,然后再指名读,再讨论理解,最后全班表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写:

    写作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训练学生,也能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思维,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修改文章能力,而审题、立意及谋篇布局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1、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摘抄、背诵好词佳句甚至好文章。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学着写,引导多动手写作,进行课堂作文练习时要及时评改作文,品读优秀作文,多表扬写作有进步的学生。

    2、分析教材中不同文体的框架结构,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
           记叙文一般是记叙一件或几件事情,框架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要素组成;议论文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性质、特点、用途、方法等。应用文写作非常重要,学生步入社会后应用仍广泛。学生要多背诵各种应用文框架,掌握各种文体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立意、布局、谋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
           记叙文要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表达生动感人;说明文力求做到说明的顺序要跟事物本身条理一致,要跟人们认识的过程一致,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要有确切的事实依据;议论文要立意准确、新颖,论据充分具体有说服力,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便于读者理解。

    4、加强即兴作文训练
          即兴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速度,增强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通过写日记、打油诗、广告语等来锻炼即兴写作。

    5、把听、说、写有机地综合起来  
           说,是用嘴写文,是用笔写文的初级阶段,属于写的范畴。在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来巩固听的效果,加深听的印象。在进行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

考点名称: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主要考察正确使用近义词、成语、熟语,题型多为选择题。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内容十分丰富。

    1、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

    2、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3、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4、成语

    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5、格言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6、警句

    警句,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着使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所以也叫醒句。

  • 惯用语特点:

    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2、它的结构是固定的,以三字格为常见的代表。
    3、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较多。

    歇后语

    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谚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等。

    格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般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穷不失义,富而不骄”(《孟子》),偏信则暗”(《资治通鉴》),谦受益”(《尚书》)。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

    成语:

    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

  • 使用对象配错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妍;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②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③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②中“汗牛充栋”,形容图书很多。不用指金玉之类。
    ③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人称不当

    例①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②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①中“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第三人称叙述。
    ②中“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人称或角度不当

    褒贬颠倒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②当中国女排捧回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②“弹冠相庆”指旧时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了,带有贬义。

    搭配不当

    例①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