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古诗词阅读/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小题1:本诗大量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仿照下面的示例,再从诗中找出两处进行赏析。(4分)
示例:“皎皎”:突出织女星的光辉,使人联想到织女娇艳的容颜。
 (1)参考示例:“纤纤”极言手的细长秀美,(1分)使人联想到她优雅的体态和温柔的气质;(1分)
                                                                                   
                                                                                     
小题2:本诗与秦观的《鹊桥仙》都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试简要分析二者抒发的情感的不同。(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参考示例:“纤纤”极言手的细长秀美,(1分)使人联想到她优雅的体态和温柔的气质;(1分)
“札札”:写织机发出的快捷有规律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织女娴熟的织技和勤劳,也可联想到织女思夫的孤寂和苦闷; “脉脉”:写默默地用眼睛的凝视来表达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蕴含织女情感的深沉与专一。(“迢迢”遥远,“盈盈”仪容美好,水清浅亦可)(每句2分)
小题2:《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的离隔,抒发的是夫妇的离别之苦。(或:本诗表面是写织女对牛郎的相思,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或: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喟叹,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秦观《鹊桥仙》写的是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就不必朝朝暮暮形影相随。抒发的是对理想而圣洁、永恒而忠贞爱情的热情歌颂之情。

第一小题属于赏析诗歌语言中炼字型,但又把它与仿句题结合起来考查。根据题干要求要就除“皎皎”外的另外五个叠字中,选择两处,仿照例句样式赏析。炼字题的答题思路为: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表现了什么内容,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本题只要在此基础上,理解句意,按照例句样式,点出所选叠字在内容、意境或情感方面起到的作用即可。
第二小题把该诗与秦观的《鹊桥仙》比较,分析抒发的情感的不同。这要求考生要先分别分析两首诗歌各写了什么,再分析抒发的情感。分析两词情感时,都可抓住关键句(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就不必朝朝暮暮形影相随,可以分析出作者对理想而圣洁、永恒而忠贞爱情的热情歌颂之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抒发的明显是夫妇的离别之苦。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主要考查你对  古诗词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古诗词阅读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

  • 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 古诗文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