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美丽一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高一语文

题文

请以“美丽一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题型:写作题  难度:偏易

答案


美丽一瞬(例文)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若有一天我能重逢,让幸福散漫整个世界。”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奶奶家,我坐在大槐树下,奶奶在一旁用手敲敲发出杂音的收音机,这才慢慢的放出这首歌。我抬头望了望天,月亮被浓重的云层遮住了身影。
撒一把鹅卵石在心脏上的湖泊中,泛起的涟漪中浮现了那个夜晚。
从小就是怕黑之人,奶奶家院子外是一条很深的巷子,两旁是高高的白瓦房,青石板湿漉漉的,青苔覆盖在角落里。那晚回家时早已入夜,我和奶奶站在巷子这头,我畏缩着不敢前进,眼前是无尽的黑暗,像是一杯咖啡,连方糖也瞬间融化。刚刚迈向前一步,便又退缩回来。初夏的蝉鸣,包裹这那些最朦胧的东西弥漫在我的周围,使我更加的恐惧,不敢向前。奶奶无奈的将我抱起,向前走去,我揉揉眼,看周遭一片黑暗。
那以后奶奶便下定决定要把我的怕黑改过来。后来有次归来,也是早已入夜,奶奶放下我,大步地向前走去。我哭闹起来,不肯向前走一步,直到看着奶奶消失在黑暗的那头。待到哭闹累了,擦擦眼睛。周围空荡荡的,我不由害怕起来,鼓起勇气向前走去。我也不记得究竟走了多久,只是觉得像是有什么东西轻轻的覆盖在我的身上。等到看到奶奶的身影出现在那一端的时候,我急忙向前跑去,拥入奶奶的怀里。“发现什么了吗?”抬起头,奶奶笑着问道。我摇摇头,又点点头。
好像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不怕黑暗起来。一个人回家的时候,也能勇敢的向前行。因为我总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我身边鼓励着我。
终于在那一夜,在我站在巷口的那一瞬间,月亮从浓重的阴霾里露出影子。大片的月光落在我的后背上,仿佛握着一片清凉,我站在那团亮光中。“原来是你阿,”我笑着说道,“是你一直在给予我力量。”
在那美丽一瞬,那片清凉打下来,打在因为先前下的小雨而积起来的水坑里,倒映出我的样子。在那美丽一瞬,让我充满了力量,让我有勇气,努力前行。
那一瞬,月光照满心房。多美好!


试题分析:审读《美丽一瞬》这个题目,要关注两个细节:其一是“一瞬”,既然是“一瞬”,最好不要写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最好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截取社会生活或自然世界中某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读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其二是“美丽”, 既然是“美丽”,那就不能展现给人丑陋、阴暗的一些东西,而必须是所描绘的“一瞬”必然存在的一种“美丽”,这种“美丽”可以是人物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感,可以是自然界中存有的令人心醉的审美情趣,等等。总之,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
写作《美丽一瞬》这个题目,要力免两种情况:
1.只在用尽笔墨叙述这个“一瞬”出现之前的一些过程,“一瞬” 出现时却用寥寥几笔一带而过,抓不住应该着力描绘的细节,使文章显得详略不当,重点内容不突出。当然,在“一瞬”出现之前作一些必要的铺垫,也是写作时不可缺少的。
2.只顾描绘“一瞬”,能够把“一瞬”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不善于挖掘“一瞬”蕴含的“美丽”是什么,只是笼统地、口号式地喊几句“这个一瞬真美呀”“一瞬拥有着无限的美”等等。
总之,既要把“一瞬”描绘得富有震撼力,又要善于挖掘“美丽”的内涵;既要有形象生动的刻画描写,又要有深刻透彻的议论抒情;“美丽一瞬”虽然是极其短暂的,但又是人性中永恒的美,又是社会人生得以永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可以回顾自己经历的难以忘怀的事情,也可追叙在他人身上发生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风貌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尤其应写好具有典型意义的若干细节。描写应注意选用“唯一”的动词、形容词,适当运用些修辞手法,进行“形象再现”,以揭示其蕴涵的意义,以彰显真善美。如此叙写,比较容易出彩。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以“美丽一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高一语文-”主要考查你对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考点名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 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 命题作文概说:

    1、命题作文类型:
    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

    2、全命题作文特点: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

    3、半命题作文特点:
    给予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上更强的自主性,开拓学生视野,减少学生审题失误,易于学生自由发挥。在半命题作文中,提示语是关键,提示语能从选材的内容、范围、角度给予学生于启示。

    命题作文类型:

    (一)全命题作文
    ①直接式命题
    ②含蓄式命题
    ③设想式命题
    ④观点型命题
    散文型命题

    (二)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
    ①命前半题
    ②命后半题
    ③命首尾题

  • 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1、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作用)
    ①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②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③提供想象空间。

    2、半命题作文设置备选项,拓展写作空间。
    补题遵循原则:
    ①补自己最熟悉的。
    ②补自己最有把握的。
    ③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
    ④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

    命题内容范围:

    1、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快速补题技巧补题时,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
    ①具体事物补题法
    ②特定情景补题法
    ③修辞手法补题法
    ④特殊符号补题法

    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
    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命题作文的“凤头”: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技巧三:巧用修辞,文采增色
    技巧四:巧妙发问,诱人深思
    技巧五:首尾呼应,彰显主旨
    技巧六:引用经典,形象寓理

    命题作文的“豹尾”:

    技巧一:自然收束法
    技巧二:首尾照应法
    技巧三:卒章显志法
    技巧四:抒发情感
    技巧五:呼唤号召法
    技巧六:巧发疑问法
    技巧七:景物烘托法
    技巧八:耐人寻味法

  • 写作误区:

    1、不注意审题,盲目乱写。
    尤其是针对抽象的作文题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的作文题的推敲,随兴而写造成偏题、离题。
    2、不注重文体各自特点。
    3、半命题作文补题随意,导致作文题与作文写作内容产生偏离。

    高分作文应对策略:

    1、书面整洁有序,字体工整美观。
    2、审准题目要求。
    3、开头引人入胜。
    4、精彩片段闪亮放光。
    5、结尾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