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作者:张嘉璈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8693569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7-02-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本书特色

推荐一:通胀是信用纸币时代难以消除的金融现象。关于中国的货币问题,过去一个世纪在国际上*被认可也是**的著作便是《通胀螺旋》。
推荐二:《通胀螺旋》一书是民国知名金融家、“中国现代银行业之父”张嘉璈先生以亲历者身份回顾法币、金圆改革过程的力作,他的回顾和分析,是我们更全面理解信用货币、理解中国现代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素材,更是了解中国政经变迁不可或缺的文本。作者的亲历记录,胜过所有的道听途说和想象演绎。历史不会重复,但高度的相似性正预示着未来的路径。
推荐三:张嘉璈先生是百年来世界上*具影响的华人银行家、学者。二十世纪的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对中国货币制度的研究,即以《通胀螺旋》这本书及张嘉璈先生的其他言论为参照;当今世界知名中国问题泰斗托马斯·罗斯基先生更是对张嘉璈先生推崇有加,在其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建议眼下的委内瑞拉阅读本书、应对通胀。本书的价值和作者的地位一目了然。
推荐四: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如工资、涨价、抢购、配给、薪俸、黄金、汇率、贬值等记录,百年不变、恰如眼前。中间的数据对比,不只可以作为国内各种(历史)争论的*依据,也可与当下时事对比、同个人对比。
推荐五:《通胀螺旋》所记录时期的法币和金圆问题,国内相关资料稀缺,相关讨论多显零碎。这本书将为市场、民众、学者乃至官员各个群体提供依据。

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初版序言


初版自序






**部分历史背景




**章 1939年之前


战前背景


战时通胀的**阶段:1937—1939年




第二章 战时通货膨胀:1940—1945年


战时通货膨胀的中间时期:1940—1941


战时通胀的*后阶段:1942—1945




第三章 战时通胀期间后方收入分配变化




第四章 战后时期的通胀




第五章 中国1937—1949年通货膨胀的综合分析


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隐患


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第二部分总需求的增长




第六章 战前政府财政




第七章 政府战时的财政和开支


预算


1937—1945年的政府开支增长


政府收入


外援的影响


赤字财政




第八章 战后政府财政


预算


政府收入


赤字财政


1948 年降低政府财政赤字的努力




第九章 货币市场和对私信贷


货币市场、对私信贷和总需求


战前的货币市场和对私信贷


货币市场在总需求扩张的作用:1937—1940 年


1940-1945 年的对私信贷和总需求的扩张


战时信贷扩张对总需求的影响


战后对私信贷及总需求的扩张




第十章 总供给


1937 年之前的供给状况


战时供给情况


战后供给情况






第三部分反通胀政策




第十一章 财政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战时反通胀货币政策


战后的反通胀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 外汇


战前外汇政策


1937—1938年的战时外汇政策


1939年的中英平准基金


中美英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外汇市场


战后外汇政策


1948-1949年*后的外汇政策




第十三章 对外贸易


战时输入政策


战时输出政策


战后输入政策


战后输出政策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概况

在线阅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书--货币与信用理论     下一篇:善恶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