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至死-重构华尔街的金融信用体系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声誉至死-重构华尔街的金融信用体系

声誉至死-重构华尔街的金融信用体系

作者:梅西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0211251

定价:55.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声誉至死-重构华尔街的金融信用体系 本书特色

一百年以来,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和各类企业在寻找打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正规途径,注入大量投资以打响名声。过去,他们为了妥善处理与顾客的关系,维持良好的信誉不得不承担交易上的损失。如今,资本市场知名企业的经营模式早已不在视顾客为上帝,不再去赢取顾客的信任,而视其为一次性合作的“乙方”,没有责任感,也不强求忠诚。市场规则已被颠覆,取代了过去美国金融界长久的声誉模式。   本书介绍了美国金融界从过去声誉模式到现在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转变,提出三个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1)客户保护机制主要依赖于规则、监管而非信誉;(2)规则日益复杂,客户选择合作对象的首要标准是技术专长而非声誉;(3)随着华尔街“个人崇拜”的兴起,金融市场上高价出售基于个别“传奇人物”的声而非企业声誉。本书围绕金融界内外的金融危机与尚未落实的金融规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声誉至死-重构华尔街的金融信用体系 内容简介

一部声誉理论的兴衰史,半部华尔街的发展史。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声誉理论拥护者凭借自我推翻的勇气,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估机构到股票交易所和证监会一一剥茧抽丝,深刻剖析现代金融市场声誉的失败根源,为金融行业重构信用体系开辟一条自省之路。   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第26任主席哈维·皮特倾情推荐。   所有关心金融体系生死存亡、资本市场健康及福祉的人的必读书。   曾经,丢弃声誉的人必将为声誉而死   现在,声誉却成为*不值钱的廉价品   未来,资本市场的声誉之路将何去何从   在本书中,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乔纳森·梅西从声誉理论的角度讲述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运作过程及华尔街的近百年的兴衰史,指出了:   ●传统声誉模型失效的真正原因;   ●华尔街的信用体系是如何一步步瓦解的;   ●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监管与声誉脱轨带来的严重后果;   ●重构金融信用体系的**步就是去监管化。  

声誉至死-重构华尔街的金融信用体系 目录

第1 章 建立声誉昂贵,毁掉声誉容易 
 facebook 的ipo 欺诈 
第2 章 声誉理论在高盛的所作所为中轰然崩塌 
第3 章 银行家信托的盛与衰 
 吉布森贺卡对阵银行家信托 
 宝洁对阵银行家信托 
第4 章 个人声誉与公司脱钩 
 缺陷一:骗子从未昌盛 
 缺陷二:你会与船一同沉没 
 缺陷三:公司声誉与个人声誉相同 
第5 章 德崇死了,但德崇人却好好活着 
 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 米尔肯 
 受客户爱戴,却让对手又恨又怕的米尔肯 
 德崇人在哪儿上岸 
 也许米尔肯是无辜的 
 谁也不能在储蓄– 贷款业的崩溃中幸免 
 纽约政客的政治垫脚石 
 德崇死了,德崇人却活着 
第6 章 会计师事务所很难独善其身 
 受聘的声誉:声誉行业 
 审计师与审计企业的悖论 
 安然与安达信 
 从普通合伙制到有限责任合伙制 
 所有的安然伙伴都去了哪儿 
 审计与咨询同时进行 
第7 章 既是辩护者,又是声誉中介的律师事务所 
 风险会计 
 坚定的代理人与道义上的中介者 
 律师挺立,会计师倒下 
 法律声誉模型 
第8 章 引发金融崩溃的信用评级机构 
 对评级者的评级 
 nrsro 与质量降级 
 理解结构性证券发行 
 降级的评级 
 传统与简化优于声誉 
第9 章 声誉价值荡然无存的证券交易所 
 信用评级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与公众公司审计 
 作为声誉中介的证券交易所 
第10 章 监管与声誉的脱轨 
 畸形的监管环境 
第11 章 甘为棋子的美国证监会 
 美国证监会的症结 
 美国证监会:病急乱投医 
 美国证监会拥有独特的优先权 
 美国证监会对阵*高法院及司法部 
第12 章 重构金融世界的信任 
 马克斯 韦伯与统计判别 
 社会资本 
 自助与作为信任来源的新机构 
 监管:新世俗宗教 
 译者后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金融/投资 国际金融

在线阅读

上一篇:创新+法     下一篇: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