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作者:海岩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0841371

定价:24.0

出版时间:2008-12-01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海岩:你刚才说,这个案子是前年五月份又重新搞起来的,对吗?
吕月月:噢,对,我知道我现在说话特爱走题。可能是干歌厅干的,整天陪那些客人喝酒,聊天,没话找话,我过去并不是这样。那天音乐会散了以后,我们把冬冬送回家,小薛说请我去吃“麦当劳”,结果到了“麦当劳”,刚买了两份“巨无霸”,队里就用BP机呼薛宇,让他马上回去。
  我和薛宇一起回到处里,看见处长、队长,还有我们副队长李向华,还有我们队里的刘保华、纪春雷他们都在。我们到了以后就开会。伍队长说月月你也坐下来吧,你手里现在不是没什么事吗?一起参加这个案子吧。跟着大案子走一遍,比总搞一般化的小案子进步大。这案子原来没我事,是伍队长临时决定让我参加进来的,说是跟着学学。看得出伍队长那会儿是挺培养我的。
  我就坐下来了。说实在挺高兴的,跟我一届毕业的大学生分到其他处、其他队的,我知道都没参加过什么大案子的工作,所以我挺高兴的。
  后来就开会,先是由处长介绍情况,他说你们还记不记得前不久有个小提琴被窃案?队里老一点的同志都知道,说记得,就是老焦搞的那个案子。处长说,今天香港警务处发来一个情报,那把小提琴可能被一个古董商卖给了香港一个有名的黑社会组织潘氏家族。前几天潘氏家族和天龙帮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火并……天龙帮你知道吗?
  海岩:不太清楚。
  吕月月:也是香港一个非常有名的黑社会组织,一说天龙帮很多人都知道。那次火并,天龙帮占了上风,毕竟它的势力大得多。香港警务处认为那次火并和那把该死的小提琴有些关系。火并之后,小提琴究竟是在潘家还是已经到了天龙帮手上,不清楚。香港警务处的情报主要是说,潘氏家族准备让潘家的小儿子潘小伟到大陆来避避风,免得被天龙帮干掉,因为潘家小儿子年龄还小,而且他父兄很宠他,一直不让他参与黑道上的事。
  这个情报是通过国际刑警中国国家中心局传过来的。当天市局领导就把我们处长和队长都召去了,要求把小提琴的案子重新组织班子搞。因为小提琴的下落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也就是说有了一个线索,而那个要来大陆避风的潘家的小儿子,当然就是线头了。
  海岩:香港警务处怎么就肯定这把小提琴准在这两家手里呢?
  吕月月:他们说这把琴在大前年泰国的一次私人文物拍卖会上露过面,卖主没透露身份,开价一百三十七万美元,但没有买主。港警判断卖主是潘家的掌门人潘大伟,就是潘小伟的大哥。
  海岩:听你这么说,我觉得这个案子比我当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吕月月:你当初想象是什么样呢?
  海岩:也没想多具体,总之原来想象比较简单,至少没这么大的背景。你看这案子还没开始呢,已经这么大动静了。
  吕月月:要不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呢。就这么个一尺多长的小玩意儿,就值一百多万美元,按咱们这儿的黑市价得一千几百万人民币。
  海岩:问句玩笑话,你闲着没事现在也炒美元吧?
  吕月月:我可没那个工夫,也没那个本事。老是听去我们歌厅的那帮大款们念叨这些,所以也就懂点。
  海岩:我开玩笑,咱们接着聊。
  吕月月:后来我就参加这个案子的工作了。我们副队长李向华还有其他几个人,头两天天天到机场去堵潘小伟。谁都没见过他,就光凭着港警提供的一张传真照片和一点文字资料,挺费劲儿的。机场我没去,队长让我在家熟悉一下这个案子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焦长德搞的,虽然他没把这个案子破了,可毕竟是老刑警,材料都搞得很细,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提琴被窃的现场勘查材料立了一个卷,后来的调查材料立了一个卷,证人证词立了一个卷,那个小提琴的文物鉴定材料也有一大卷,都编辑得很专业。
  海岩:要不怎么值一百多万美元呢,这种小提琴我想也少不了有一大堆身份履历之类的证明。
  吕月月:这把纳格希尼小提琴是十七世纪在意大利的维罗纳手工制作而成的。在国内仅存一把,据说在亚洲也就这么一把。被艺术界和文物界视为无价之宝。当时被窃以后,老焦他们还真是做了不少调查工作,就是没有结果,当时就估计这玩意儿已经不在国内了。因为在国内这东西不可能交易,也没这种市场。偷的人准是在下手之前就琢磨好了怎么带出去。说实在的,换上我我也能带出去。出境时就说是自己拉的提琴,海关是不会拦的。而且没有专门的文物鉴定知识,也未必看得出这东西的出身。你看《北京人在纽约》里那个王起明,不就背着自己的大提琴去美国了吗,没人拦也没人查。
  海岩:对公安我完全是门外汉,不过我想,凭香港警署的这么一份情报,你们就能把提琴追回来吗?听起来好像有点玄,你们当时怎么入手呢?
  吕月月:当时我们信心都不足,薛宇的牢骚*大,香港这情报还不知是真是假,他说咱们别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小提琴在香港,港警尚且没本事拿到它,咱们怎么拿?**,小提琴在不在潘家或是天龙帮手上,港警只是个分析,分析在,没准儿不在。第二,就算在,潘家小儿子潘小伟知道不知道这码子事,也说不准。第三,就算他知道这琴的下落,一来他轻易不会告诉我们,二来告诉了你你也拿不着。况且,潘小伟是不是真的来了大陆,到了北京,也得两说着,反正那几天都在机场堵,根本没见他的影儿。
  薛宇这人特聪明,脑子绝对够用,就是嘴不好,太尖刻,太认真,什么事看得太明白,这又是毛病了。这样容易招人烦,我过去也这样,什么事都喜欢评个是非,说个一清二楚,其实才傻呢。你看人家纪春雷,三十多岁了就是比我们多吃几年咸盐,什么事都不抢在头里说,别以为他什么都没看出来,他看出来了但不先说。什么事都表现得木讷一点,给人的感觉才厚道呢。结果薛宇让李队长李向华给闷了一顿。说你年轻轻的就你明白是怎么着,局里已经定了这案子要拉班子重搞,你怎么还这么多话。这要是战争年代非拉出去毙了你不可,整个儿一个动摇军心。其实李队长也没什么信心,我就听他私下里跟伍队长说这案子绝对是个望山跑死马的活儿。
  吕月月:队长是这个案子的总负责人,这案子又是局里甚至公安部亲自部署交办的大案,他当然不能当着下面的人说泄气的话,还得不停地鼓劲儿,做我们的工作。机场不是没堵上吗?我们基本上都认为可能是香港的情报不准确。李向华后来也是这个观点,他说甭迷信香港人英国人,连美国中央情报局还有看走眼的时候呢,前两年不就愣说咱们银河号轮船上藏着化学武器吗?结果在全世界面前现了个大眼。这几天在机场我们是通过边防检查站在查验旅客护照的时候一个人一个人对着潘小伟的照片查的,确实没见着。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小说 情感 言情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