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下)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奋斗(下)

奋斗(下)

作者:石康

开 本:32

书号ISBN:9787807422778

定价:25.0

出版时间:2007-11-16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奋斗(下) 本书特色

一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
  他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
  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
  他有一种理想,却导致另一种现实。
  他有一种*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停地奋斗。

奋斗(下) 内容简介

一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
他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
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
他有一种理想,却导致另一种现实。
他有一种*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停地奋斗。

年轻俊朗的陆涛有才华、有激情。自建筑学院毕业后,他一直希望能够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继父陆亚迅却经常提醒他要更多地脚踏实地。陆涛的亲生父亲徐志森携巨款来到北京发展房地产业,陆涛赫然发现自己有了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
和陆涛一同毕业的还有他的几个“死党”:向南、华子、米莱、夏琳、杨晓芸等人。几个年轻人在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通过事业了解到人及社会的互动关系,通过爱情体味着梦想与现实,责任和友谊的真谛。他们经历着生活和爱情的波澜,有时迷茫有时苦痛,但他们努力地奋斗,并将*真挚的笑脸留在了青春的岁月中。

关于人的奋斗,关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关于现代情感的深层次发掘,一部叩问现实的青春励志小说。

当代城市主题,表现当代人面对生活、爱情、事业等问题的态度。带着叛逆与努力、激情与迷茫,轻松而帅气地呈现了感情的纠葛,带着京味儿十足的花言巧语与幽默,全书精神层面是积极向上,坚持自我,顽强不屈。由赵宝刚执导的32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正在全国卫视火热播出,在电视观众中引发了“奋斗”热潮。

奋斗(下) 相关资料

最近,与“80后”
相关的图书风生水起,一个“80后”的写作群体走上前台,“80后”一词也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词。由《奋斗》电视剧热播引起的青春读物的《奋斗》一书出版,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近日,笔者就“80后”生存状态和“80后”写作等相关话题,采访了《奋斗》一书的作者石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烨和“80后”代表作家张悦然。

“奋斗”成了“80后”的关键词

问:新近出版的《奋斗》对青年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反映“80后”生活、爱情、事业的作品,您是怎么评价《奋斗》的,它是否全面地展现“80后”。

石康:“80后”真的很现实,他们在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上和上一代人有差别。在《奋斗》中我叙述了夏琳和陆涛偷情这段故事。我认为打破爱情的神圣已经成为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一种社会气息,现代人好像或明或暗、糊里糊涂地认可这种事。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第三者、小秘甚至包二奶等社会名词,按正统的说法这些都是要受到道德批判的。但现在人们慢慢在关注它在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人们在思考人性是不是还有其他要求,是不是爱情必须白头偕老才符合人性。我觉得让中年人来讨论这个问题,是沉重的,但是对年轻人来讲,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尝试,所有生活对“80后”来说都是新鲜的。

当前,个人在社会中所占分量在慢慢减少,以前的人都认为人是为社会而活,人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必须服务于社会,“80后”有了变化,个人从大社会脱离出来,他们开始追求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白烨:把“奋斗”作为这一代人的关键词,是有意义的,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的感召作用。

“80后”是一个不同个性构成的群体,只能针对不同的人具体对待,不好笼统地来作整体概括。考察他们,有两个东西至关重要,一是出身于“独生”,二是成长于“市场”,这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代人群的两个特别的坐标,这使他们和别的代际明显地区别开来。而他们的长处与短处,也都由此而来。

写作“80后”与“80后”写作

问:从《奋斗》这部作品中可以发现,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是独特的,请谈谈你个人的写作理念和目的,你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一些什么东西。

石康:我的一部分写作纯粹是在进行自我表达,写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写我自己的生活、内心感受,这种写作我不要求报酬,只要能把我的声音发出来,就很满足了。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像我一样生活的人,当我把我的生活方式叙述出来以后,别人看到我表达了他们心中的想法,从而感到欣慰,我也知足了。

问:以“80后”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不管是由“80后”作家还是由非“80后”作家所创作的,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您是如何看待这些作品的?

白烨:近几年来,“80后”群体的一些实力作者和新锐作者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小说新作,而这些“名家”力作和新人新作也以其新的探求和新的气息,在文坛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今年,长篇小说领域中有七堇年的《大地之灯》、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孙睿的《我是你儿子》等,都在自己的原有路数上取得一定的突破,打破了青春文学的框套;在中短篇小说领域,王莹、葛虹、米米七月等人,以各自的艺术运思,初步显现出惹人眼目又彼此不同的写作追求。这一切都向人们表明,随着“80后”一代在人生中的成长和艺术中的历练,在他们中间还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学才俊,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创作的转型与进取,这必将使整体的“80后”写作和青春文学发生令人欣喜的进步与变异,使这个写作群体最终完成由自在性写作向自觉性创作的艰难过渡。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小说 都市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2006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下一篇: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