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赋选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汉魏六朝赋选

汉魏六朝赋选

作者:瞿蜕园 选注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32591275

定价:46.0

出版时间:2018-09-0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魏六朝赋选 本书特色

《汉魏六朝赋选》选目在《文选》所选赋的基础上又有所增益去取,择定二十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一)为精简起见,每一类型的赋,尽可能不重复入选。例如《恨赋》与《别赋》,《雪赋》与《月赋》都只收一篇。惟《西征赋》及《哀江南赋》,因有其独特的规模格局,虽较冗长,也予入选。至于同一作家,只选其作品略具有代表性的,以期尽量照顾全面。
(二)从文体来看,即使命名不同,属于赋体性质的仍应归入赋类,《七发》是其一例。至《酒箴》虽不宜径名为赋,而形式上亦与赋无异,故也收入。
(三)古人注书,有释事释意两种,李善注《文选》,是偏重释事的。在今天看来,由于赋中所用的词汇往往与现代汉语距离过远,不能不要求详尽的解释,但若专注重词藻的溯源,而忽略词意的阐发,对读者的帮助仍然不大,因此,本书的注释既重视典故也重视语词。除一般的字句加注外,兼顾到作者的作意。
(四)赋中的名物训诂有不少还没有确切解决,经过清代以至近人的考证,对旧注也有不少的纠正,或补充。本书则多采用传统上较为肯定的旧说。

汉魏六朝赋选 内容简介

赋是从《诗经》的“六义”之一发展而来的,一种介于诗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就其渊源来说,它是诗歌的衍变。历经屈赋的抒情,荀赋的说理,到汉魏时期,这种文体已经发展成熟。更由于上层统治者的提倡和鼓励,文人们更加重视赋的创作,有些人甚至把作赋和献赋当作求官的手段,社会上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赋作。南北朝后赋已经逐渐式微,直到大力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相比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赋受到的关注也要少得多。这本《汉魏六朝赋选》,编选精当,注释深入浅出,是了解赋这种文学样式的不二之选。

汉魏六朝赋选 目录

前言………………………………………………… 瞿蜕园1
吊屈原赋 并序……………………………………… 贾 谊1
七发……………………………………………………枚 乘6
长门赋 并序……………………………………… 司马相如29
酒箴…………………………………………………… 扬 雄36
归田赋………………………………………………… 张 衡38
刺世疾邪赋…………………………………………… 赵 壹41
述行赋 并序……………………………………………蔡 邕46
鹦鹉赋 并序……………………………………………祢 衡56
登楼赋………………………………………………… 王 粲63
洛神赋 并序……………………………………………曹 植68
西征赋………………………………………………… 潘 岳76
文赋 并序…………………………………………… 陆 机128
三都赋(蜀都)……………………………………… 左 思149
游天台山赋 并序……………………………………… 孙 绰176
闲情赋 并序…………………………………………… 陶 潜187
芜城赋……………………………………………………鲍 照194
月赋………………………………………………………谢 庄200
别赋………………………………………………………江 淹207
冬草赋………………………………………………萧子晖216
哀江南赋 并序…………………………………… 庾 信218

汉魏六朝赋选 作者简介

瞿蜕园(1894—1973),原名宣颖,字兑之,晚号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他出身望族,为清末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禨的幼子、曾国藩之女曾纪芬的女婿。有家学渊源,学养深厚,早年师从晚清大儒王闿运等,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精通英文,并通晓德、法、俄等国语言。曾在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校执教。抗日战争期间,滞留北京。1949年后,寓居上海,以著述为业。曾被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特约编辑。主要著作有《方志考稿》《历代官制概述》《刘禹锡集笺证》《汉魏六朝赋选》《学诗浅说》等。

汉魏六朝赋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古籍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无锡文库     下一篇:国学典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