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首页 > 图书 > 成功/励志类图书/2020-06-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作者:金岩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5815947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16-03-01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本书特色

 “绳在细处断”对职场人士有相当大的启示,如果把一个单位比作麻绳,那么“*细处”的员工往往就是跟不上企业整体步伐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有盲区、有短板、有疏漏。要想真正不做“麻绳*细处”,就要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让“细处” 变为“粗处”。只有麻绳前后一般粗,企业才会稳定,才能顺利发展,也才能具有始终如一的竞争力。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内容简介

麻绳的作用常被人忽视,但如果它在关键时断裂,损失的就不只是麻绳,甚至可能是人的生命。 “麻绳断在*细处”,一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都取决于*短的那块木板;一根麻绳无论有多粗,它的牢固程度都取决于*细的那个环节。不做麻绳*细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自省态度,是一种查漏补缺的高度自觉,是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目录

“绳在细处断”——你发现“麻绳”的问题了吗? / 麻绳哲学:麻绳断了,损失的不只是麻绳 / 有盲区:意识盲区比视觉盲区更危险 / 有短板:取决于*细处而非*粗处 / 有疏漏:小细节背后隐藏大灾祸 / 你是没发现,还是熟视无睹? /  麻绳变细的思考——为什么存在薄弱环节 / “麻绳变细”在于平时“想不到”“不去想” / “麻绳变细”在于缺乏忧患和操心意识 / “麻绳变细”在于缺乏认真和负责态度 / “麻绳变细”在于缺乏学习和进取精神 /  “不做麻绳的*细处”——让自己从短板变为长板 / 不做“差不多”先生 / 不做“负能量”人物 / 不做“滑头型”员工 / 不做“借口型”员工 / 不做“糊弄型”员工 /    预防麻绳变细   负责任:对自己该做的事负起责任来 / 选择了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 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 /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提升能力 / 尽职尽责是标准,尽善尽美是目标 / 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担当责任 /  守忠诚:把企业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 / 企业兴亡,人人有责 / 不背叛,面对诱惑要经得住考验 / 不离弃,与企业同舟共济 / 不浪费,节约的都是利润 / 共成长,把忠诚看成是生存智慧 /   执行到位:真正把每件事都做到100% / “100-1=0”:做到位才能创造价值 / 不打折:以“做好了”为标准 / 不走样:以“流程化”为标准 / 不跑偏,以“结果导向”为标准 / 不拖延:以“日事日清”为标准 /   让麻绳不断增粗    主动性:比要求更进一步 / “期望二,做到十”:树立更高的标准 / “多一盎司定律”:主动多做一点事 / “眼里要有活”:比别人更自觉 / “积极的补位意识”:做公司需要的事 / “态度决定一切”:永远不要说足够好了 /  找方法:不要为自己找寻借口 / 别说难,先问问是否竭尽全力 / 找方法,就一定有方法 / 做正确的事,也要正确地做事 / 少说一些如果,多说一些如何 / 时代在变,方法也要变 /  勤学习:练就以一当十的本领 / 孜孜求索,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 边学边干,实践是*好的老师 / 勤学苦练,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 / 不断充电,告别本领恐慌 / 善于学习,笔杆再沉也要拿 /   让麻绳永远不断   忧患意识:即使居安,也要时刻思危 / 警钟长鸣:心中常存危机感 / 顺境危机感:谁动了你的奶酪 / 海因里希法则: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 适者生存:像雄鹰一样适应环境 / 奔跑起来:永恒的竞争法则 /  团队精神:不要让自己成为掉队的人 / 认同团队,与团队目标一致 / 减少内耗,不要在窝里斗 / 与人分享,实现合作共赢 / 融入团队,抛弃个人英雄主义 / 协作配合,打造*优秀的狼性团队 /  追求卓越:成为团队里的领头雁 / 坚持标准,严格要求 / 感恩做人,负责做事 / 没人要求,自我要求 / 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 完美执行,追求卓越 /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相关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这与民间俗语“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揭示的是同样的道理,对我们颇有启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迅速更替,任何一个人都不要这样想:我只要在最低限度内完成工作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什么公司,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优秀的员工。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根麻绳,那么“麻绳”变细的背后是责任缺失,是借口泛滥,是低忠诚度,是执行不力,是团队协作感不强……员工不关心企业安危,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总是绕着走;员工满足于机械执行,落实企业政策走样,简单事也做不好;员工在位不在岗,工作不专心,缺乏工作主动性……正是如此种种的作为,将原本粗实的“麻绳”腐蚀变细,有了断绳之患。 “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这给我们以警醒,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品质:责任、忠诚、执行、协作、学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否避免“断绳”的命运,关键在于每个人能否自始至终保持优秀的职业品质,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坚决杜绝和克服忽视“麻绳越磨越细”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有人说,工作的时间长了,人就会麻木。麻木是工作中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请记住,工作不能等闲视之,而需要时时刻刻融入责任、忠诚、协作…… 如果能够做到:凡是规章制度都不折不扣地执行,凡事都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树立角色责任意识;不给自己留隐患,不给自己留退路,不给自己找借口;凡是工作都能真正做到自动自发,养成一种习惯,培育一种品格……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企业这根“麻绳”永远也不会有断裂的可能。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的警示,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慎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以你漏我堵、你缺我补的主人翁般的责任感处处盯住问题,在每个岗位上都认真对待,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的持续成长。 我们每天在工作之余不妨问一下自己: “今天我有没有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有没有把自己平时的工作做到位?是不是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是不是勇于打破自我限制,把卓越和完美当成自己不懈的追求?”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表明你很可能就是“麻绳的最细处”的人,那么你就应该警醒自己了,应该要朝着负责、忠诚、主动的方向去努力。 麻绳的最细处也许最初就较细,也许是天长日久被磨细的。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对其熟视无睹,发生断裂就成为必然。不要在“麻绳”断裂后才慨叹自己当初“没想到”。预防“绳断”就要把“补牢”之功用在“亡羊”之前,多些认真和负责,少些敷衍和麻痹,真正把工作做到最前面。 那么,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       京桥基业建设集团董事长  韩双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成功/励志 人在职场 工作素养/员工激励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