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裳家藏书信集》(上、下卷)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许寿裳家藏书信集》(上、下卷)

《许寿裳家藏书信集》(上、下卷)

一个民国文化名人的交游生态圈

作者:黄英哲、陈漱渝、王锡荣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7084-5

定价:450.00元

出版时间:2016-03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信集收录许寿裳家藏书信514封,时间跨度为1926年至1948年许寿裳去世当天。全书分书信手稿影印与文字整理稿两部分,分上下卷分别编排,全面展示了许寿裳与亲人友好故旧同乡等的交游往来情形,尤其是直观呈现了许氏与民国时期众多政界、文化界名人如蔡元培、李详、罗根泽、陶冶公(铸)、朱家骅、沈钧儒、朱希祖、朱文叔、陈仪、范寿康、许广平、袁珂、吴世昌等的交往情形。

   编者简介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主编:

  黄英哲,日本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台湾光复以后转型问题研究。为《许寿裳日记》《许寿裳遗稿》主编之一。

  陈漱渝,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鲁迅研究和民国历史文化研究。曾参与整理《鲁迅全集》,为《许寿裳日记》《许寿裳遗稿》主编之一。

  王锡荣,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许寿裳遗稿》主编之一。

  编辑推荐

  1. 许寿裳是中国现代文化界知名人物,也是台湾光复后,为在台湾重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人物。该书对研究许寿裳本人及当时文化界、社会环境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 该书收录许寿裳与蔡元培、朱家骅、沈钧儒、朱文叔、陈仪、许广平、吴世昌等众多民国文化名人的往来书信,为了解以许氏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圈关系,以及侧面研究与之相关的民国政治文化名人交游等都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3. 该书手稿影印呈现的方式,是品鉴许寿裳、蔡元培、李详、范寿康、沈钧儒、朱希祖、沈尹默等人书法手迹的一手资料,具有收藏价值。

目录

  序言(許世瑋)

  編輯説明

  許壽裳致蔡元培(孑民)

  一九二六年二月九日

  李詳致許壽裳

  一九二八年九月九日

  李詳致許壽裳

  一九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李詳致許壽裳

  舊曆十一日

  許壽裳致徐蘇甘

  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許壽裳致徐蘇甘

  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九日

  許壽裳致徐蘇甘

  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許壽裳致戴君仁(静山)、徐蘇甘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許壽裳致戴君仁(静山)、徐蘇甘

  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許壽裳致戴君仁(静山)、徐蘇甘(一)

  一九三六年六月三十日

  ……

精彩节选

  序言|許世瑋

  繼整理出版四大卷《許壽裳遺稿》後,現上海魯迅紀念館又出版《許壽裳家藏書信集》,由臺灣學者黄英哲先生提供,臺灣“中央研究院”已出版在先。而今次上海魯迅紀念館重新整理、考證、編序,使之更爲準確完善,以饗讀者。

  先父一生書信數量多,範圍廣,跨度大,内容也相當豐富。現在收集到的以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後多。這是先父生活中的一段重要時期,有大量與蔡元培先生、許廣平先生等人的往來書信很值得研究。我對提供先父的書信毫無貢獻,也没有進行什麽研究,所以無法説點什麽。三四十年代先父獨自一人在外工作,因此家書往來也是很多的,但我家未能妥善保管,致使家書大量缺失,回想起來十分歉疚,對此總覺得很遺憾。在親屬中提供最多書信的應是張啓宗先生了,他是先父元配沈夫人的親戚,但細數起來,與先父並無血緣關係,平時也疏於往來。1936年6月,年輕的張啓宗看到先父的一篇短文《青年期的讀書》後,寫信給先父介紹自己,從此往來不斷。我在北京工作時,與他聯繫上了,言談中深感他對先父有很深的敬佩之情,他曾幫助整理了世瑮哥提供的先父日記的複印件。他對先父在臺灣被害十分悲憤,力主這是政治謀殺,總覺先父死得不明不白,要爲先父討回公道。爲此他主動訪問多位有關人員,搜集材料,寫成文章發表,才感到稍稍心安。他保存了先父寫給他的全部書信,後來他都捐給了家鄉的魯迅紀念館。1998年他病逝於北京。比之於他,我自愧不如,深爲慚愧。

  先父爲人秉持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遜熱情,尊師愛友,扶持後輩。凡與他有過交往的人對此多持肯定態度。他的書信反映出他的性格品德和人生態度,也多少折射出那個時代的精神风貌。而三四十年代正是我國苦難動蕩的年代,從他的書信中可以看出他的艱辛生活和心理感受。先父是一個重視傳統的人,他的信無論稱謂、署名、用詞行文莫不遵循與人爲善、長幼尊卑的禮儀,從中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先父書信集的出版以及已經出版的他的文集、詩集、遺稿、日記等等,相信對有志於研究中國近代文化、歷史、教育的學者和年輕一代會有所助益。

  作爲家屬,對於此書信集的出版深感欣慰,對臺灣黄英哲先生、熱情予以幫助的陳漱渝先生、主持整理出版的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王錫榮先生,以及參與這一工作的所有人員表示我的敬意,謝謝你們!

  2015年3月

  文摘二

  許壽裳致蔡元培(孑民)|一九二六年二月九日

  孑民先生鈞鑒:

  前晚奉到上月廿九賜示,甚爲忻喜。即於昨晨復上一電,又本月五日曾上一電、一快函,諒均登朗鑒。但采爾夫婦於六日偕德國顧問眷屬多人赴平,到平後通訊處爲德使館。裳五日電及快函,均爲渠事而發。所請提前發給薪水及路費可否仍照上次國幣數,乞裁示!

  熊十力君事,本院決議停津,已由社會科學所逕函通知,其教部之薪係用張某名義,尚仍舊。以上兩事,昨電已略述及,兹再奉聞。

  至國府通令停止薪給,僅發維持生活費案,兹特録副呈閲。財部亦來函,抄送前電請開單見復,研究院雖非官廳,但經費來源告竭,不能不設法應付。此層應請師座與杏佛先生籌畫。聞各官署對此辦法頗不一致,亦有以表中所列之數,不足維持生活,主張再裁員而給留者以半薪之數,爲維持生活費者。本院上月呈國府,請照決議案“中央教育經費暫維現狀”辦法辦理,不受減縮一文,得文官處復函,謂奉諭交行政院云,併以奉聞。現既有停薪之令,則上述決議案似已根本打銷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