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人 变动的城: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迁徙的人 变动的城: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迁徙的人 变动的城: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国务院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17709558

定价:88.0

出版时间:2018-02-01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迁徙的人 变动的城: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本书特色

城市是现代生活的主场景。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模式的重组、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各方思想的碰撞,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率,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体制变革。而缔造这一切的是城中之人。正是人口的集聚、流动和迁徙行为,塑造了一国的经济地理、城市形态和生产模式。若无迁徙的人,就没有变动的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分析逐渐成为表征居民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宏观团队,基于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在本书中刻画人口的分布状况,捕捉人口的流动轨迹,揭示人口迁徙行为背后蕴含的贸易往来、资金转移、技术溢出和思想交流,研判城市活力的兴衰、区域分工的演变和大都市圈的形成。本书不仅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了一幅中国城市人口分布与流动的全景图,更希翼从中探求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路线图,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迁徙的人 变动的城: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内容简介

城市是现代生活的主场景。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模式的重组、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各方思想的碰撞,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率,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体制变革。而缔造这一切的是城中之人。正是人口的集聚、流动和迁徙行为,塑造了一国的经济地理、城市形态和生产模式。若无迁徙的人,就没有变动的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分析逐渐成为表征居民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宏观团队,基于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在本书中刻画人口的分布状况,捕捉人口的流动轨迹,揭示人口迁徙行为背后蕴含的贸易往来、资金转移、技术溢出和思想交流,研判城市活力的兴衰、区域分工的演变和大都市圈的形成。本书不仅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了一幅中国城市人口分布与流动的全景图,更希翼从中探求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路线图,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迁徙的人 变动的城: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目录

目 录 总 论 迁徙的人 变动的城/ **章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促成高效的新互动/
一、中国城镇化的初级阶段促进了增长/
二、仅空间上的转移还不足以使中国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解决城市蔓延、不平等和
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压力/ 第二章 大数据视角下的我国城镇人口比重/
一、大数据测算城镇人口比重的优势和思路/
二、大数据测算城镇人口比重的具体测算方法/
三、主要测算结果/
四、几点启示/ 第三章 中国城市人口新变局/
一、“南北均衡”转向“南快北慢”/
二、中间规模城市人口骤升,规模两端城市放缓/
三、扩张、饱和与收缩的城市比重为4∶5∶1/
四、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城市群人口集聚特征截然不同/
五、大数据视角下的城市日间人口流动/
六、发达城市群内部流动性高,后发城市群外部流动性高/
七、华南和一、二线城市活跃度高,西南和四线城市活跃度低/
八、几点延伸思考/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群识别与空间特征/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城市群界定标准及评价指标/
三、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群识别/
四、大数据城市群的主要特征及比较/
五、思考与建议/ 第五章 我国主要城市群的空间辐射范围/
一、城市群布局是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人口流动与区域间联系程度的关系/
三、主要城市群的辐射范围和级别划分/
四、本地性城市群的辐射区域/
五、从城市群的辐射范围看我国的城市群布局/ 第六章 从城镇化到都市圈化/
一、城市应该多大为好/
二、都市圈的密与疏/
三、都市圈的日与夜/
四、公共资源空间错配与都市圈功能失衡/
五、从城镇化到都市圈化/ 第七章 完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要顺应人口迁徙规律/
一、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的主要特征/
二、房地产市场分化背后的人口迁徙/
三、典型国家城市化进程当中人口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四、顺应城市化和人口迁徙规律,完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第八章 试问客从何处来:2017年春节后人口流动状况分析/
一、全国春节后人口流动的基本状况/
二、各省春节后人口流动的特点/
三、城市间人口流动的特点/
四、研究结论/ 第九章 离家万里一日还:2018年春节前后的人口流动分析/
一、2018年春节我国人口流动的总体态势/
二、2018年春节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
三、城市排名/
四、几点启示/ 第十章 集聚与疏解:大数据视角下的北京城/
一、北京大数据人口规模略高于统计数据,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明显/
二、公共资源空间错配导致北京人口结构非平衡分布/
三、北京高密度区域分布及变化/
四、人口聚集区的今昔变迁/ 第十一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人口分布变化:大数据视角/
一、首都人口疏解进展/
二、环首都经济圈人口分布变化/
三、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现状比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人口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