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作者:孙鹏程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308121439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13-06-0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将温州地区与欧美、港台地区的高等教育中文教材作为孙鹏程、施晓武、杜彬彬的研究对象,考察其内在的知识话语。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将高等教育论的相关知识与中文教材、文学史研究相结合,似乎是一项“正当时”的工作,正如陈平原教授在2012年所说,“依我浅见,21世纪人文学各学科,将从‘教育的突破’那里获得很大的收益。除了‘教育学’兼及理论与实践,涉及面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因其目前水平不高,容易取得突破。在与心理学、语言学、政治学以及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对接中,教育学有可能突飞猛进,成为下一个‘显学’。面对文学史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诸位若有兴趣翻阅《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或者看看我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的长文《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2009年第6期,2010年第1期),当能明白这一点。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外高教中文教材研究,从目前看,有以下一些论文与专著值得关注,这些*具参考意义的有温儒敏的《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温儒敏等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法撰的《走向前卫的文学理论的时空位置——从三本文学理论新著看中国文学理论的走向》等系列学术史回顾论文,部分博士如胡希东的《1950-1980年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观念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论文)、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不过这些论文对新时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涉及不多,多是改革开放前的教材写作的反思。另外,国内对欧美、港台的高等教育教程基本为空白,本选题能将此作为主要的组成内容,具有新颖性,将有力的促进该领域的研究。 绪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温州地区高校教材及文化教育发展概况 上篇 当下的意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教材写作 **节 自己的声音: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几个特点 第二节 殖民话语与求真模式:《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欧美殖民话语 第三节 海外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港台的《中国新文学史》 中篇 理论的自觉:文艺学教程研究 **节 中国样本 文学理论要略 第二节 欧美教程:批评的背景 第三节 港台话语:中国文学理论 第四节 *新的文学理论教程及其书写困境 下篇 永恒的经典与中国的声音:外国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程研究 **节 不约而同的文学史写作的人学范式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与对异域的好奇:欧美的英美文学研究及其汉学研究 第三节 逐渐融通交汇的港台话语:港台的英美研究及传统中国文学研究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目录

绪论 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方法
上篇 当下的意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教材写作
**节 重构起点:温州地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与文学研究传统
第二节 大陆范本: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第三节 境外回响:港台模式与英美模式兼具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篇 理论的自觉:文艺学教程研究
**节 大陆样本:《文学理论要略》
第二节 欧美教程:《批评的视角》
第三节 港台话语:《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等教材特点
第四节 未来的困惑:*新的文学理论教程及其书写困境
下篇 永恒经典与多元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与外国文学教材
**节 大陆的《中国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研究:人文关怀与方法探索
第二节 欧美的汉学研究及其英美文学研究:对异域的好奇与多元文化
第三节 港台的传统中国文学研究与西洋文学概论:中西学术的细致探究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节选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外高教中文教材研究,从目前看,有以下一些论文与专著值得关注,这些*具参考意义的有温儒敏的《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温儒敏等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法撰的《走向前卫的文学理论的时空位置——从三本文学理论新著看中国文学理论的走向》等系列学术史回顾论文,部分博士如胡希东的《1950-1980年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观念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论文)、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不过这些论文对新时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涉及不多,多是改革开放前的教材写作的反思。另外,国内对欧美、港台的高等教育教程基本为空白,本选题能将此作为主要的组成内容,具有新颖性,将有力的促进该领域的研究。 绪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温州地区高校教材及文化教育发展概况 上篇 当下的意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教材写作 **节 自己的声音: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几个特点 第二节 殖民话语与求真模式:《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欧美殖民话语 第三节 海外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港台的《中国新文学史》 中篇 理论的自觉:文艺学教程研究 **节 中国样本 文学理论要略 第二节 欧美教程:批评的背景 第三节 港台话语:中国文学理论 第四节 *新的文学理论教程及其书写困境 下篇 永恒的经典与中国的声音:外国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程研究 **节 不约而同的文学史写作的人学范式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与对异域的好奇:欧美的英美文学研究及其汉学研究 第三节 逐渐融通交汇的港台话语:港台的英美研究及传统中国文学研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