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1937-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28-1937-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1928-1937-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作者:季剑青 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301184073

定价:33.0

出版时间:2011-03-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28-1937-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内容简介

  谈论“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必须兼及建筑、历史、世相、风物、作家、作品等,在政治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层开论述。若汉唐长安、汉魏洛阳、六朝金陵、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明清的苏州与扬州、晚清的广州与上海、近现代的天津与香港及台北,以及八百年古都北京,还有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等,都值得研究者认真关注。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
  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一一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总有忘不掉的,也总有记不起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使得我们不断谈论这座城市、这段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

1928-1937-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目录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陈平原
引论
**章 大学文学课程与文学想象
 **节 考证与鉴赏
 第二节 “文学”与“文学史”
 第三节 文学本位
 第四节 想象新文学
 第五节 “现代”与“传统”的发现
第二章 学院背景下的文学批评
 **节 “文学概论”与“文学批评”
 第二节 “实际批评”的兴起
 第三节 李健吾:“自我”的限制与学者的眼光
 第四节 李长之:批评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学术视野中的新诗
 **节 文学史的观照 1928-1937-北平的大学<a href=http://www.00-edu.com/edu-info-43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与文学生产

社会科学 教育 中国教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