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作者:吴光侠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9342909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3-08-01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60个真实典型的案例介绍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中涉及的纷繁复杂的法律规定和深奥难懂的法理,从而给予公职人员以警示,促使其提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全心全意贯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

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内容简介

    贪污贿赂罪、渎职罪是近年来公职人员犯罪的重灾区,本书通过案例并结合*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前述两类犯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形式新颖、内容全面。

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目录

**章贿赂犯罪/

 

导言/

1?行贿一万将追刑责/

2?交易型受贿/

3?干股型受贿/

4?合作投资型受贿/

5?委托理财型受贿/

6?赌博型受贿/

7?特定关系人受贿/

8?事前受贿与事后受贿/

9?斡旋型受贿/

10?未实际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不妨碍定罪/

11?不确知财物价值如何认定受贿数额/

12?特定关系人参与的共同受贿/

13?非国家工作人员可成为受贿犯罪主体/

14?单位决定受贿并私分如何定性?/

15?上级收受下属单位集体决定送的“红包”能否定罪?/

16?集体决策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问题/

17?利用隶属、制约关系办事属于利用职务便利/

18?国有媒体的记者可以构成受贿罪主体/

19?受贿与接受馈赠的区别/

20?亲属之间馈赠与行贿受贿/

21?如何区分受贿罪与贪污罪/

22?将受贿款物用于公务不能免除行为人的罪责/

 

第二章贪污罪/

 

导言/

23?私企老总的贪污罪是如何炼成的/

24?承包租赁期间盗卖国有企业设备构成贪污/

25?共同贪污的不同形式/

26?国企mbo过程中的牢狱之灾/

27?登记生效规则不妨碍贪污既遂的认定/

28?侵吞违禁品能构成贪污/

29?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30?监守自盗型贪污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31?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与共同贪污行为的区别/

32?挪用公款行为转化为贪污行为的条件/

 

第三章挪用公款罪/

 

导言/

33?案发时挪用公款未归还该定何罪?/

34?携带公款外逃并使用的,如何定性?/

35?挪用公款罪的解剖分析/

36?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虚假验资该定何罪?/

37?挪用公款案中用款人可能构成挪用共犯/

38?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

39?挪用国债也属于挪用公款/

 

第四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导言/

4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

41?定罪后查清巨额财产来源该如何处理?/

42?如何理解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违反国家规定”?/

43?国有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

44?隐瞒境外存款罪中“不作为”的认定/

 

第五章渎职罪/

 

导言/

45?渎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46?因受贿而滥用职权数罪并罚/

47?如何区分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

48?如何理解徇私枉法罪中的“情节严重”?/

49?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认定/

50?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51?如何理解泄露国家秘密罪中的“情节严重”/

52?因受贿而徇私枉法应如何定罪?/

53?执行法官能否成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体/

 

第六章公职犯罪的量刑与追诉时效/

 

导言/

54?自首与上缴受贿款物的量刑规则/

55?归案后主动坦白从宽处理 /

56?犯罪后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处理/

57?未实际控制受贿款物属于受贿未遂/

58?挪用的公款尚未使用亦是犯罪既遂/

59?因挪用公款而收受用款人财物当数罪并罚/

60?贿赂犯罪追诉时效规则/

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法律 刑法 分则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食品标准与法规     下一篇:国际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