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

作者:陆建初著

开 本:21cm

书号ISBN:9787548611264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6-10-01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 本书特色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华民族**部古典文集和*早的历史文献,是儒家五经之一。鉴于此,历代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本书作者以民本儒学为主体思想,运用传播学方法,结合古代经学和史学研究成果,并摒弃了一些研究著作中的糟粕谬论,对这一儒家经典进行了对民族复兴、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富有积极意义的新考释。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民本儒学为主体思想,运用传播学方法,结合古代经学和史学研究成果,并摒弃了一些研究著作中的糟粕谬论,对这一儒家经典进行了对民族复兴、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富有积极意义的新考释。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新儒考释 目录

**章 《尚书》新儒考释·纲要………………………… 5
1.《尚书》经义富瞻,为上廷史训;上德仁政始 由上古而歌赋相传 ………………………………………… 5
2.《书》之格言警句,徵其史诗特质;诗律框格 语言,信史历来可考 ……………………………………… 7
3.《尚书》自铭歌叙、赋政、祝史,犹合史诗进 程及乐府古制 ……………………………………………… 8
4.先夏原思维活跃,取象比类可考诸玉璧及印证陶 符;“雅顺”则由《典》《谟》,遂实然理性成 立;史训赋政乃国史特有,不宜框衡以西学 …………… 10
5.仁义端自人性,民本衍叙于史教;奴隶制尝存西 方但不适中土,圣贤以道德论,不以阶级分, 《商书》曾未“错序” …………………………… 12
6.《尚书》歌谱殊由上廷乐府,主圣贤仁道; 《孔传》考诸先贤而获其全旨及赋诵大体 ……………… 14
7.《虞夏书》唯赖雅言歌叙而传,其“小序”亦 诗史遗徵;雅乐雅言并行,华语遂具音乐特质 ………… 16
8.古文实学于《尚书》赋言知其然,而今尤宜参 比《诗》读,考察诸科,究其所以然 …………………… 17**章 《尚书》新儒考释·纲要………………………… 5
1.《尚书》经义富瞻,为上廷史训;上德仁政始 由上古而歌赋相传 ………………………………………… 5
2.《书》之格言警句,徵其史诗特质;诗律框格 语言,信史历来可考 ……………………………………… 7
3.《尚书》自铭歌叙、赋政、祝史,犹合史诗进 程及乐府古制 ……………………………………………… 8
4.先夏原思维活跃,取象比类可考诸玉璧及印证陶 符;“雅顺”则由《典》《谟》,遂实然理性成 立;史训赋政乃国史特有,不宜框衡以西学 …………… 10
5.仁义端自人性,民本衍叙于史教;奴隶制尝存西 方但不适中土,圣贤以道德论,不以阶级分, 《商书》曾未“错序” …………………………… 12
6.《尚书》歌谱殊由上廷乐府,主圣贤仁道; 《孔传》考诸先贤而获其全旨及赋诵大体 ……………… 14
7.《虞夏书》唯赖雅言歌叙而传,其“小序”亦 诗史遗徵;雅乐雅言并行,华语遂具音乐特质 ………… 16
8.古文实学于《尚书》赋言知其然,而今尤宜参 比《诗》读,考察诸科,究其所以然 …………………… 17
9.今文《尚书》虽多误但仍存诗迹韵痕;《孔 传》之古文篇辄徵群典而从赋句 ………………………… 19
10.华夏语文历程与《书》之体裁演进等契,事关 雅言雅乐,更与训诂定则谋合 …………………………… 21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