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全二册)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全二册)

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全二册)

作者:乔清举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2572540

定价:178.0

出版时间:2014-05-0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上下)》是对建国以来至1999年五十年间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全面回顾与反思。作者乔清举对此五十年间的事件、著述、文章、讨论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发掘出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材料,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哲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可谓中国哲学史的鸿篇巨制。其资料之翔实和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在扎实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作者把1949年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作为对象进行反思,站在逻辑的高度,以民族理性成熟为线索来统摄史料,使这一历史过程真正成为了“中国哲学史学史”。作者又从历史批评意识出发,分析这一历史过程的成败得失,厘定其价值,评判其贡献,超越其局限,推进其发展,从而在学术界初步奠定和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学史”学科的基础。本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这一学科的空白,也会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以及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形成一个巨大的推动。

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全二册) 目录

关于建立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学科的若干思考——代前言
引子
**章 范式转型: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的引入(1949~1956)
 **节 新范式的引入和确立
  一、日丹诺夫《在<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的翻译出版情况
  二、日丹诺夫《在<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的基本内容
  三、学术界对日丹诺夫讲话的接受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一、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有组织的思想改造运动的展开
  三、学习和接受《实践论》
  四、参加土地改革
  五、运动的洗练与体制的改变:“三反”、“镇反”运动与院系调整
  六、对电影《武训传》、梁漱溟、胡适等人以及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
  七、苏联专家对中国哲学史界的影响
 第三节 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自我批判
 第四节 新范式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二、《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
  三、《哲学史简编》
  四、张岱年关于张载的研究以及围绕张载哲学的商榷
  五、熊十力出版《新唯识论》删减本
第二章 新范式的初步反思与挫折(1957~1959)
 **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思条件的形成
 第二节 新范式的初步反思
  一、反思的先声
  二、反思的进行
 第三节 反思的挫折:“反右”与“反修”
  一、“双百”方针的继续强调和“反右”运动的兴起
  二、学术界的政治运动与“反右”
  三、从反对教条主义到批判修正主义
  四、冯友兰的自我批判
  五、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
 第四节 1959年前后关于老子哲学的讨论
  一、讨论的缘起与始末
  二、讨论的内容
第三章 新范式下的继续探索(1960~1965)
 **节 1960年至1965年间的政治形势与思想学术领域的批判
  一、政治、社会形势
  二、对各种学术观点的批判
 第二节 对冯友兰政治批判的继续和冯友兰的政治活动与反省
 第三节 关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转化问题的论述
  一、冯友兰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和相互转化的论述
  ……
第四章 极端政治化:中国哲学史研究进一步陷入歧途(1966~1976)
第五章 认识史:改革开放后的新探索(1977~1989)
第六章 方法论的多样化展开与中国哲学生命的复兴(1990~1999)
结束语:理性的成熟与“中国哲学”的期待
人名索引
后记
补记
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全二册)

哲学/宗教 哲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