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

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

作者:陈修斋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10076614

定价:56.0

出版时间:2009-03-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 本书特色

陈修斋先生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哲学其他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成就也是十分优秀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修斋是一位哲学史家,也是一位哲学家。
              ——汪子嵩
  修斋兄的爱智思想见之于行动,这说明了他是真的爱智者,真的哲学家,不是假冒的。
              ——王太庆

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 内容简介

陈修斋先生(1921-1993)是我国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在数十年的哲学生涯中,治学严谨,学贯古今,博识强记,孜孜不倦,善于博采众长,长于开拓创新,在我国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莱布尼茨哲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众所公认的巨大成就,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陈修斋先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史家”,而且也是一位“哲学家”。我国当代卓越的亚里士多德专家和哲学思想家、陈修斋先生生前挚友汪子嵩先生在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中曾经强调指出:“修斋是一位哲学史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因为陈修斋先生“不但从纵的方面”研究哲学史,而且“又从横的方面”研究哲学史,“将当时哲学家争论的一些根本问题,如理性和经验、思维和存在、一般和个别、身心关系,以至真理标准等等,一一作了细致的剖析,为我们展开了哲学史的复杂画面。”这也就是说,在汪子嵩先生看来,陈修斋先生对哲学史所进行的不仅是“史”的研究,而且还是一种“论”的研究。

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 目录


序二
编者的话
哲学始自诧异并且始终基于诧异:“哲学无定论”
 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1988年)
 为什么要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对“百家争鸣”政策的一些体会(1956年)
 对唯心主义哲学的估价问题(1957年)
 关于对唯心主义的估价问题的一些意见(1957年)
哲学是一个过程:“哲学史即哲学”与哲学的“历史性”和“现时代性”
 略论哲学史的对象和发展规律——《欧洲哲学史稿》前言(1984年)
 关于哲学史的对象和定义问题(1989年)
 存在主义及其和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关系(1961年)
 从莱布尼茨与以往及同时代思想家的关系看哲学思想的继承性和相互影响(1980年左右)
 西欧近代经验派、理性派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联系(1985年)
哲学与认识论的关系:“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认识论”
 浅谈现代认识论与西方哲学史的关系问题(1993年)
 关于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的几个问题(1982年)
 关于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问题的再思考(1985年)
 试论西欧大陆唯理论派哲学家的实体学说的演变(1984年)
 欧洲近代经验派与理性派哲学家关于认识主体问题的分歧与争论(1986年)
 对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的历史作用和理论是非的总评价(1986年)
哲学是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方法决定一切”
 《哲学史方法论研究》弁言(1982年)
 从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1964年)
 对立面转化规律在哲学史上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末)
 从莱布尼茨与狄德罗的哲学看对立统一规律在哲学发展上的表现(1979年)
莱布尼茨哲学研究:哲学的“充足理由原则”与哲学的“主体性原则”
 黑格尔对莱布尼茨思想中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二元并列问题的解决(1957年)
 莱布尼茨哲学所根据的基本原则和次级原则(1986年)
 莱布尼茨在认识论上和洛克的斗争(1963年)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初探(1981年)
 莱布尼茨论人的个体性和自由(1986年)
 莱布尼茨对主体性原则的贡献(1988年)
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哲学是世界的,世界是哲学的”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起源看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
 文化的态度问题(1990年)
 应该给予欧洲哲学史以足够的重视(1977年)
 要对西方的某些观念进行再认识(1988年)
 当代法国哲学(1989年)
 莱布尼茨的中国观(1993年)
附录:陈修斋著述目录
 一、生前发表的论文
 二、生前未发表的论文
 三、著作
 四、译著
 五、编译
编后记

陈修斋论哲学与哲学史 节选

陈修斋先生(1921-1993)是我国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在数十年的哲学生涯中,治学严谨,学贯古今,博识强记,孜孜不倦,善于博采众长,长于开拓创新,在我国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莱布尼茨哲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众所公认的巨大成就,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