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作者: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9064109

定价:23.8

出版时间:2010-09-01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特色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金铁交鸣声四起.壮士碧血染黄沙。时光荏苒,古战场上已经郁郁青青,古代军事家和战争的传说依然在回荡。中国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在世界军事史上拥有杰出的成就,它们不仅是战争经验的总结,也是智慧的结晶。一部军事史展开一幅历史进程的画卷。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内容简介

孙子论兵,谁与争锋。沙场秋色,甲士成阵。千载而下,犹忆英风。醉里挑灯看剑,梦同吹角连营。铁马冰河已遥远,横槊赋诗成青史。卫青用兵之沉稳、韩信用兵之奇诡、李靖用兵之凌厉、徐达用兵之神速……一枚箭镞折射出一场战争,一部军事史展开一幅历史进程的画卷。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目录

挥斥方遒——人物篇
姜太公:韬略鼻祖,千古武圣
孙武:胸怀璇玑,书成圣典
乐毅:分路出击,陷城夺地
赵奢:道远路狭,勇者制胜
李牧:北方屏障,匈奴克星
廉颇:老当益壮,英风浩气
白起:长平血战,威震六国
王翦:军中智者,独步疆场
蒙恬:北逐匈奴.控扼河套
项羽:破釜沉舟,乌江悲歌
韩信:忍辱负重,终成统帅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卫青:漠南大战,匈奴丧胆
霍去病:千里奇袭,封狼居胥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节选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图文全彩)》内容简介:煌煌军史烁古今,书室论剑又谈兵。孙子论兵,谁与争锋。沙场秋色,甲士成阵。千载而下,犹忆英风。醉里挑灯看剑,梦同吹角连营。铁马冰河已遥远,横槊赋诗成青史。卫青用兵之沉稳、韩信用兵之奇诡、李靖用兵之凌厉、徐达用兵之神速……一枚箭镞折射出一场战争,一部军事史展开一幅历史进程的画卷。

中国历代军事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相关资料

插图:姜尚(约前1128~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为“师尚父”,商朝末年人。东海上人(今临泉县姜寨镇),人们习惯称他为姜子牙。姜子牙没有出山之前,生活十分潦倒。32岁时,因为商朝战争不断,他为了躲避战祸,跑到山上修道,隐居达四十年。后来,他结束隐居,准备展示平生所学,但苦于无处报效。只好暂时投靠在朋友家中,他曾经贩卖过竹篓,面粉,开过饭铺、卖过牛马猪羊、当过测字先生,但都不足以糊口,经常受到妻子的奚落。商末,政治腐败。天下烽烟四起,各路诸侯都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西部的周部族由于首领姬昌(即周文王)大力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政策,所以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四边诸侯纷纷归附。姜子牙听说周文王广求天下贤士,便离开商朝,来到渭水河边垂钓,静观时局变化,等待出山的机会。周文王外出打猎时,在溪边遇到了垂钓的姜子牙,二人谈得十分投机。周文王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子牙当即提出了“三常”:“一日君以举贤为常,二日官以任贤为常,三日士以敬贤为常。”周文王听后非常高兴,说道:“我的先人太公曾经预言:‘圣人到周的时候,周才能兴盛。’你就是那位圣人啊!我盼望先生很久了!”于是,周文王亲自扶姜子牙上车,并一同回宫,拜为军师。从此君臣际会,风云迭起,周部族的军事发展更上层楼。姜子牙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大小官吏都有封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打下了灭商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坚持奉殷商为正朔,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实施了这一外交策略后,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族越来越多,逐步拥有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姜子牙继续辅佐周国朝政。姜子牙改革了奖罚政策,不再随意进行奖赏和惩罚。而是慎于行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政治更加清明。而此时的殷商王朝政治更加腐败,叛商附周的人越来越多。前1046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和姜子牙一起统率周军浩浩荡荡东进伐商。最后在牧野与殷军决战,这就是著名的“牧野之战”。殷朝军队在战场上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打进商朝的都城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在露台放火自焚。殷商灭亡,周朝建立。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国。他治国有方,采用顺应当地风俗的办法,很快引导齐国走上了正轨,开创了兴盛的齐文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军事 军事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