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作者:欧亚伦.山奇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9060965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09-11-01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特色

山奇先生的想法非常有意思,让民间的两个人来对话,很有趣,这种聊天对互相的了解很有帮助。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了解,我认为,远远不如中国对美国的了解。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吴鹰
  世界越变越小,对话已不再是问题。问题是能用对的话让彼此保持合理的美的距离。在对话中更不要忘记沉默的力量,文字就是沉默的语言,正如同这本书……
  主持人 汪涵
  文化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感知。两个生活在不同国度的文化人的对话,无疑是把各自对社会生活特有的感知提升到更高的品格,所以此书值得一读。
            ——导演 黄健中
  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对话者,一本非常有知识含量的书。
            ——演员 李亚鹏
  《对话美国》是一本书,也是一座中美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桥梁。
            ——演员 李冰冰
  沟通和交流让地球上的人们相互了解和理解。《对话美国》帮助大家增加了对美国的关注,我支持山奇。
            ——歌手 孙楠
  对话美国,远不是山奇和欧亚伦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伟大国度和两大文明的浩大工程。
            ——夏骏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内容简介

这是迄今为止**本由中美两同民间人物进行深度对话的书。对话的内容从两国的政治体制到领袖人物,从经济实力到*近的金融危机,从文化传承到各自的信仰、法律、音乐、影视等等,两个草根人物之间的对诵触及到两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视视点广泛而深刻,观点敏锐而独特,很多看法看似简单粗粝,但却深切要害,对关心中美的读者深具参考价值。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目录

中美之间的了解远远不够
 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是世界上*类似的两个文化
 “中国威胁论”是怎么来的?
媒体没讲过的美国
 美国还有言论自由吗?
 在美国民主只是一张皮
 美国是一个性开放的国家吗?
 黑人和妇女参加大选是美国的进步
 从台湾和日本的大选看所谓的民丰制度
 美国的福利和养老制度
中国、美国之异同
 美国和中国的法律
 中国应加强自己的品牌管理工作
 从景德镇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
 中美各自的文化源泉
 中国的教育传统和美国的教育体制
 今后还有更大的危机需要中美联手应对
金融危机:需要中美共同面对
 金融危机从八年前就开始了
 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机会
 人民币有可能流通世界
中美需要更多的交流
 中美关系期待一个新的开端
 美国为何喜欢多管闲事?
 持续文化和非持续文化的国家
 人类都是同一个祖先生出来的
 奥巴马执政后会怎样对待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
 中美在很多领域里的合作会影响世界
中国和美国的差异与融入
 中国经济今后所面对的选择
 美国电影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对摇滚乐认识的误区
 网络文化带来的革命
 中美体育制度的异同。怎么看待奥运会刘翔退赛?
 论中外哲学家与政治家
 翻译是传播一种文化
 要让西方人知道中国所做的事情
一个美国人对中国的建议
 中国在环保和新能源等方面需要引领世界潮流
关于金融危机,补充的话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损失不大,*大的受害者是日、韩、德
 布什总统下台以后可能成被告
 人民币*近几年会持续升值,与美元比值可能达到3:1
 中国应该怎样应对金融危机?
 美国大选由谁买单?
 这次金融危机是中国*好的机会
附录 观察美国的另类读本——谈谈《对话美国》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节选

中美之间的了解远远不够
  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是世界上*类似的两个文化
  山奇:Alan,我叫你英文名Alan,还是叫你中文名欧亚伦?
  欧亚伦:还是叫我欧亚伦吧。我目前在南开大学工作,在那里,他们都称呼我的中文名字。南开里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英文,如果用英文的名字人们常常会搞错。
  山奇:好吧,我们言归正传。在之前我已经跟你讲过我们进行这场谈话的目的。你知道,两年前我曾做过一本中日民间对话的书,那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是南两个普通身份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完全从民间的角度所进行的一场非常随意、非常自由的交流,结果得出了很多很有趣也很真实的看法。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想再做一本中美民间对话的书。我觉得,中美之间这种民间的交流与对话更为必要,因为媒体——特别是美国的媒体灌输给我们的总是双方的分歧有多么大、对立有多么严重,但我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却不是这样。  欧亚伦:我非常赞同你的看法。进行这样一场对话和交流非常有意义,因为中美之问的误解实在是太多了。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在中国已生活了八年多的时间了,四年在台湾,四年在大陆。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巨大变化——每一天都不同,每一天都会给你新鲜的认识,这是我对中国*强烈的印象。而美国国内的人却看不到这一点。每次回国,我都会接触很多没有来过中国的美国人,与他们谈起中国,有一点可以说是让我非常吃惊的,那就是他们头脑里关于中国的一切认识、一切概念几乎完全——是的,是完全——错误的,与我所知道和了解的中国完全不同。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这中间的误解有多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政治 时政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