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双屿路段,与前行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次严重事故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引起世界关注。把动力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高中物理 > 牛顿第二定律/2022-10-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题目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 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双屿路段,与前行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次严重事故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引起世界关注。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厢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带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厢叫拖车。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开1节动车带3节拖车时,最大速度为120km/h;改为开5节动车带3节拖车时,最大速度为(      )
A.60km/h
B.240km/h
C.300km/h
D.600km/h

◎ 答案

C

◎ 解析

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
分析:当牵引力和阻力的大小相等时,动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值,由此可以求得动车组的最大速度.
解答:解:设每节动车的功率为P,
每节动车的重力为G,阻力为kG,
则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P=F1V1
其中牵引力F1=4kG
5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5P=F2V2
其中牵引力F2=8kG
V1=120km/h
代入解得V2=300km/h.
故选C.
点评:当机车的速度达到最大时,机车做匀速运动,此时机车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即此时的牵引力和受到的阻力的大小相等,再根据瞬时功率的公式即可解答本题.

◎ 知识点

    专家分析,试题“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双屿路段,与前行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次严重事故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引起世界关注。把动力…”主要考查了你对  【牛顿第二定律】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