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C.原子核的半衰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高中物理 > 动量守恒定律/2022-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题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C.原子核的半衰期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E.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
(2)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这次撞击只能使该彗星自身的运行速度出现1×10-7m/s的改变.探测器上所携带的重达370kg的彗星“撞击器”将以3.6×104km/h的速度径直撞向彗星的彗核部分,撞击彗星后融化消失.根据以上数据,估算一下彗星的质量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答案

(1)A、贝克勒尔 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故A错误.
B、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的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电子速率增大,动能增大,由于氢原子能量减小,则氢原子电势能减小.故B正确
C、原子核的半衰期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故C正确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E、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故E正确.
故选BCE.
(2)以彗星和撞击器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设彗星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1,撞击器质量m=3.7×102kg,速度v2=3.6×104km/h=1.0×104m/s,撞击后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M+m)v
由于M远大于m,所以,上式可以化为:Mv1-mv2=Mv
解得:M=
mv2
v1-v

由题给信息知,撞击后彗星的运行速度改变了1.0×10-7m/s,即v1-v=1.0×10-7m/s
代入数据,解得M≈3.7×1013kg
故答案为:(1)BCE
(2)彗星的质量是3.7×1013kg

◎ 解析

“略”

◎ 知识点

    专家分析,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C.原子核的半衰…”主要考查了你对  【动量守恒定律】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