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之一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两种形式(有比喻词和没有比喻词)。
   2积累俗语和成语。
   3能清楚、明白地介绍自然风光,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用语言文字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比喻方式的多样性;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有关祖国自然风光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句子,自读自悟。
   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
   3总结特点,拓展延伸。
   4教师小结:比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看是否把一个事物比作了另一个事物。
  二、语海拾贝
   1反复读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谈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熟读成诵。
  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
   4说说自己从成语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明白的道理。
  四、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伴随着作者的足迹,领略了华山的险、九寨沟的美、五月青岛的秀……在生活中,同学们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吧,也许你也有新奇的发现和奇妙的见闻。下面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2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所见到的奇妙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把美丽的景色描述清楚。
    (2)小组内评比,看谁说得最清楚、明白。
    (3)小组汇报交流的情况,推选一位讲得最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五、习作百花园
   1读懂题意,明确目的。
    (1)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2)小组合作,互相解决疑难。
    (3)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材范围,提示本次习作目标。
   2读写结合,扩展视野。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再次品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表达方式。
    (2)教师向学生推荐几篇范文学习。
    (3)启发学生联系自己所见到的自然美景选材。
    (4)学生练习作文,写完后反复修改。
   3评价修改,乐于交流。
     与同桌或四人小组内交换作品读一读、评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作文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再次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合作伙伴和阅读方法阅读短文。
   2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生生互相质疑,释疑,交流体会。
   4勾画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语段,可做记号,做批住,记一记,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