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奋练习的精神。
  二、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想不想写出一手好文章?为什么?
   2、你觉得目前自己的习作有哪些不足或写作时有哪些困惑?
   3、莫泊桑曾经也和大家一样,有过这些困惑,于是他就(引导学生把课题说具体)那么福楼拜给予他怎样的教益呢?我们一起随莫泊桑去求教,聆听大师的教诲,也从而解决我们心中的困惑。
  (二)研读课文。
   1、自己用心研读2-9节,走进莫泊桑三次求教,看看福楼拜大师每一次都针对他的什么不足或困惑,给予了怎样的指导和忠告?画出关键词句也可自己用词概括。
    (1)同桌交流,告诉同桌你的看法,征求同桌的意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概括并板书:
      第一次文章不生动勤学苦练
      第二次没什么好写仔细观察
      第三次文章没特色善于发现
   2、在这三次指导中,哪一次最能撞击你的心、恰好解决了你目前写作中的困惑?你就反复读那部分的描写,用心咀嚼大师的话,简要写下你的心得。
   3、交流
    预设一(第一次指导)
    A、交流心得。
    B、要想通过朗读,再现这一次指导的情景,在读时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交流:
    ①抓提示语。“直截了当”什么意思?该怎么读福楼拜的话,“急切地问”又该怎么读?生练读,指名读。指生评价。
    ②师友情提示:除了抓提示语体会人物心情、语气外,还应联系人物的品质来读,这样才能把人物读得淋漓尽致。从“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可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待人坦诚)
     根据提示自由练读,指名分角色读,相机指导。
    预设(二)(第二次指导)
    A、交流心得。
    B、大师的话该怎么读?讨论(引导学生从下面两方面考虑把握)
     ①“滔滔不绝”的话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但要注意语速不能太快,给人吸收消化和时间。
     ②从这可看出大师是个怎样的人?(耐心、真诚)朗读体现出耐心和真诚
      练读大师的话。
      师生分角色读,师当莫泊桑,学生当大师。
    C、莫泊桑从此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他在《骑马》中的一段细节描写(出示《骑马》片断)赏析。
    D、指名说说你认为细节描写好的地方。
   预设(三)(第三次指导)
    A、交流心得。
    B、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什么叫“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指导理解:
    ①于是福楼拜对此举了两个例子,你好好读读这两个例子一定会有启发的。
    ②交流、引导学生明白: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任何一种事物,哪怕再普通,再平凡,它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这里所说的特点。
    ③出示《羊脂球》中的片断,让学生阅读,通过“马夫”形象进一步感悟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三)、回顾这三次求教的过程,你认为莫泊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讨论,交流。
    你积累了哪些成语送给他们?交流总结并板书。
    板书: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循循善诱、真诚提携
  (四)、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人物品质方面、写好文章的方法方面都可以说。)
  (五)、课中练笔:
      播放一段马路上的情景实录,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写一段话,展示自己非凡的观察力。(先给自己定个标准,你是属于仔细观察的,还是善于发现的。)

  三、反思: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本文“让学生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感受并学习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奋练习的精神”这一教学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首先通过课始谈话,使学生明白写好文章的好处,反省自己习作的不足,交流习作中的困惑,以“莫泊桑也曾和大家一样,有过这些困惑”拉近和著名作家的距离。对“福楼拜给予他怎样的指导和教诲,使他最后成为世界著名作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也随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听听大师的教诲,从而解决我们心中的困惑”,使学生作为教学的行为主体一开始就主动参与,融入文本。其次,在学生理清三次指导的主要内容后,“在这三次指导中,哪一次最能撞击你的心灵,正好解决了你目前习作中的困惑,你就反复读那部分的描写,用心咀嚼大师的话,简要写下你的心得”,这一环节的设计,将教学训练目标转化为生活主体的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有活力的知识和能力。尊重了学生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打破了传统的程序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选学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而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灵活组织教学,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探究学习知道了“仔细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写过的特点”是写出好文章的要领,但这还只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对于如何运用于写作中还没有体验。于是我在教学中“第二、三次指导”中分别针对“仔细观察”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别人没有写过的特点”这两点,出示莫泊桑的作品《骑马》和《羊脂球》的片断,让学生阅读赏析,从片断中发现及感悟“仔细观察”后的细节描写及“独到的发现”运用于写作中的效果,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发现“学以致用”的奥妙。另外,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观看马路实录,写一段仔细观察后的描述。”学生从文中学会了“仔细观察”,在补充的课外阅读中借鉴了“‘仔细观察’的实践运用”之后再来观察实录完成练笔,已是水到渠成。学生体验了“学以致用”的乐趣,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起到了强化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