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爱》教学实录之一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预设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微笑着”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
   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目标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了解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课文朴实的语言,体会母亲对孩子那份执着、坚韧的爱。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爱的名言。
  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套圈

  一、谈话导入
   1、刚才我们玩了套圈的游戏,我想先问问在一旁观看的同学,你观察到了吗,蒙上眼睛套圈和看着目标套圈有什么不同?
   2、再来问问这些亲身体验过的同学,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
   3、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
   2、交流: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
   3、同学都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很多同学都谈到了母亲爱孩子。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到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
  三、走进母亲,深入感悟母亲对孩子的爱。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哪儿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这份爱,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交流:找到了哪些句子。
   3、读句子。
   4、重点研读:
     那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表演体验
      你能学着母亲做一做吗?捡起石子,递出去。做着,做着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
    2)你再默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3)讨论:母亲为什么要孩子打弹弓,并且要一直捡着,递着。
    4)感情朗读。
    5)同学们,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什么?
    6)讨论:母亲为什么一直安详地微笑着?
  四、走进孩子——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1、母亲的这份爱,这份鼓励和支持,孩子感受到了吗?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划下来。
   2、重点研读
    1)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见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2)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五、拓展延伸,抒发情感
   1、小练笔:走出不久,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我转过身……
     如果此时,作者转过身,他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又会想些什么?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2、同学们,课文学完了,我们回过头,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课题,这看似看不见的爱,你体会到了吗?体会到了什么?
   3、课外拓展
    1)我们的成长同样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爱,想想从哪些细小的事情,你可以感受到了他们的爱,把它写在日记里。
    2)推荐阅读《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看不见的爱 看得见的收获
             ——解读《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中的三处改动
                  杭州市胜利小学 毛莲君

  《看不见的爱》是现代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陪着眼盲的孩子打弹弓的故事,赞扬了一位给予残疾孩子无私母爱的母亲。
  文章语言朴实,描写细腻,初看之下觉得很平常,随着课文的发展,得知打弹弓的孩子原来是一位盲孩子,可母亲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为孩子捡石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当孩子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下来。”当“我”知道打弹弓的是一位盲孩子可他母亲还让他练习时怔住了,认为这是盲人无法做成的事,可母亲平静地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平凡的动作,安详的神情,简朴的话语无不流淌着一位母亲对孩子浓浓的执着的爱!
  先后三次执教了《看不见的爱》,期间有幸得到几位专家的点评和同伴的帮助,使得每次执教都有改动,都有提升,是一次很有价值的经历,收获颇丰。解读教学设计中的三处改动,可以透视出背后蕴涵的教育理念。

  改动一:展开学习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再次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体现母亲爱男孩的句子。在交流环节:
  原先的设计:
  生(读):“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生(读):“‘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他母亲平静地说。
  生(读):“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生(读):“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师: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都打在屏幕上,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改动之后:
  生(读):“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师:哪些同学也找到这句话了,一起站起来读读。
  ……
  师: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都打在屏幕上,哪些同学这四处都找到了?请站起来。(几位学生站起来)
  师:四处句子都找到了,可以看出你们读书很认真,很仔细,真棒!
  师:其他同学把漏划的句子划下来,划好的再读读这些句子。

  反思:[1]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原先的设计关注的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改动之后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展开,“哪些同学也找到这句话了,一起站起来读读。”使交流环节不再是个别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让更多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表扬四处全找到的学生,意在给其他学生以榜样示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补上漏划的句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学习的过程,扎扎实实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改动二:构建故事过程——塑造形象
  抓住文中两处描写母亲安详地微笑着,捡起石子,轻轻递给孩子的句子,引导学生研读,体会母亲这份不同寻常的爱。
  (那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原先的设计:
  师:请大家学着文中的这位母亲,捡起石子,递出去,再捡起石子,递出去,继续捡,继续递。就这样反复地捡着,递着。做着,做着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生:我的手很酸。
  生:我觉得很枯燥。
  师:刚才你们才递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而母亲从傍晚一直递到夜色笼罩下来,孩子也一直打着,母亲累了,孩子一定也累了。母亲为什么不停下来?
  生:母亲相信孩子一定会打中的。
  生:母亲可以陪着孩子打弹弓,但不可能一直陪孩子做任何事,所以她希望孩子能打中瓶子,那他就有信心做其他事。
  师:此时,母亲递出去的还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了什么?
  生:递出了爱。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改动之后:
  师:现在,你就是文中的这位母亲,请你弯下腰,捡起石子,递出去,孩子打不中;再弯下腰,捡起石子,递出去,还是打不中。继续捡,继续递。就这样反复地捡着,递着。做着,做着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生:我的手很酸。
  生:我觉得老是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很单调。
  生:我体会到母亲很爱孩子,我只递了一会儿就觉得很累了,这位母亲递了很久了,一定非常累了。
  师:刚才你们才递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而母亲到底递了多久?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吗?
  生:从傍晚到夜色笼罩下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