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教科版教学参考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解题〕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名城,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
维也纳素有“多瑙河女神”之称,环境优美,景色诱人。但本文并不是侧重描写维也纳的自然风光,而是侧重描写维也纳作为“古典音乐的摇篮”,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情。维也纳的名字始终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和勃拉姆斯等都曾经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他们的许多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维也纳的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和会议大厅都是以音乐家的名字来命名的。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行世界著名的新年音乐会。
〔结构分析〕
本文描绘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作为“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情。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介绍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具体描绘作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18世纪以来,维也纳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第三层(第4自然段),写维也纳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
第四层(第5~6自然段),写维也纳著名的金色大厅和盛大的新年音乐会。
第五层(第7自然段),总结维也纳不愧为“音乐之都”。
〔语意理解〕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更增加了这个城市的风韵。”
本段文字简要介绍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奥地利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同捷克、匈牙利、意大利、南斯拉夫、瑞士、德国等国家相邻。面积83853平方千米,人口800多万。全境70%为东阿尔卑斯山地,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北部多瑙河沿岸为丘陵和平原。温带阔叶林气候,低处气候温和,高山较寒冷。富含矿藏。1955年获得独立,同年10月宣布永久中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达,旅游业甚盛。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南部的近期褶皱山脉。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经瑞士、德国南部、意大利北部,东到奥地利维也纳盆地。弧形,长1200千米,宽120~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山势雄伟,4000米以上的高峰达数十座,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莱茵河、多瑙河、罗讷河等许多河流发源于此。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山坡森林密布,高处为草地,许多高峰终年积雪。
麓即山麓,山脚的意思。北麓即北面的山脚下。盆地,被山或高地围绕着的平地。
多瑙河,欧洲第二大河。发源于德国南部黑林山东麓,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罗马尼亚的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全长2850千米,有支流300余条,流域面积达81.7万平方千米,中游和下游有广大平原。蕴藏巨大水力资源,有多条运河连接河系,是沿岸各国间重要的运输线。河口附近形成巨大的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区。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波光粼粼,水面明净光而有细小波纹。风韵,优美的姿态。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风韵几个词语生动描绘出维也纳所处地理环境的优美景色和城市的独特
韵味。
“18世纪以来,维也纳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古典音乐,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不包括民间音乐)。有时专指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音乐,特别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师法于该乐派的音乐。也常作为现代派音乐和爵士音乐的对称。
本句为本自然段的总起句,概括介绍了维也纳之所以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缘由:它是古典音乐的摇篮,是许多世界著名的大音乐家度过音乐生涯,谱写优美乐章的地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装饰,即装点、使美观。本句为第二层的总起句,概括介绍了维也纳与音乐的不解之缘,整个城市都充满了音乐的氛围,是一座音乐气息极其浓厚的城市。接着从音乐家的雕像、用音乐家名字命名的地点和王室花园的草坪等三方面来具体介绍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
本句为第三层的总起句,进一步介绍维也纳音乐氛围的浓厚。人们每天离不开的只有空气和水,而音乐对于维也纳来说,就好比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是人们生活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从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音乐”。一是漫步时随时可闻优雅的圆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有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家庭聚会时演奏室内乐;四是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也有演奏古典音乐的习惯。这四方面表明维也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音乐,音乐如影随形,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本句为第四层的总起句,总写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中心”。下文以“总———分”的方式介绍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歌剧院。首先总写其从造型和色彩上本身就是一件完美艺术品。然后从观众席、乐池、舞台、内部装饰等几方面具体描写了这件完美的艺术品。其后又从歌剧院的用途和知名程度两方面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歌剧中心”的重要地位。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维也纳真不愧为世界‘音乐之都’。”
本句总结了上文四个方面所介绍的维也纳,赞美维也纳不愧为世界“音乐之都”的美誉。从文章第二段的收束来看,全文介绍维也纳这座音乐之城所用的写作方法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方法;从文章介绍“音乐之都”的每一部分看,运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写作方法。
〔写作特点〕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维也纳作为一座世界名城有许多可写之处,但文章对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一笔带过,着重介绍维也纳作为一座“音乐之都”的独特风情,重点很突出,详略处理自然得当。
2.熟练运用“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的写作方式,使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文字生动简洁,优美明快,引人入胜,激发读者对“音乐之都”的向往之情。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无穷魅力,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热爱、赞美和向往之情,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3.在阅读中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4.认识2个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音乐之都”的无穷魅力及风韵。
2.弄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请学生在课前收集、交流自己对一些音乐家和维也纳这座城市的了解情况和感受,如文章、图片、录像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关于教学的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文章首先介绍“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接着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最后介绍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及其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是学习本文的重点。课文内容通俗易懂,理解上应该不存在较大的困难,但是学生的理解可能囿于自己的经验,而导致认识的肤浅。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时,要通过对“原因”的探寻,体会到“音乐之都”背后深沉的文化内涵。
(2)课前准备。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与维也纳相关的资料,如介绍维也纳的文章、书籍、图片以及影视资料;听一听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的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既能为学习本文做准备,也为后面办风光图片展做铺垫。根据本地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制作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音乐和图片等)。
(3)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激发探究“音乐之都”的兴趣。
可以先出示维也纳的风光图片,谈话导入: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的维也纳,至今仍保持着昔日显赫的地位。维也纳是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南面是深幽的山谷和开阔的平原,是一座典雅、美丽、清洁的花园城市。维也纳的标志就是音乐,古典音乐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