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学设计之六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识记: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惬意”等词语。
      2、积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课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道理。
   运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照样子,把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道理。
  教学难点:
    阅读课文,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投影、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师:前两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题目叫“膝下有黄金”,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从中懂得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对,一个人活着就要有尊严,尊严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有尊严的人他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获得别人的赏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9课尊严。
   4、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故事引入,学习课文。
  (一)、创设情境、进入文本。
   1、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于是,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马上烧火做饭,款待他们。面对久违了的可口饭菜,有一个年轻人却是那样地与众不同……
   2、年轻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第二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别忘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3、指名个别读书
   4、简单评价、纠正错误读音并交流。
   5、出示:
     外貌描写: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与众不同 饥饿不堪、身体虚弱、急需食物充饥
     尽管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
   6、齐读句子
  (二)、深入研读,理解“尊严”。
     依据学生交流,随机落实以下词句的理解,并指导朗读:
     语言和动作描写: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失望杰克逊大叔没有派活儿给他年轻人非常需要食物做人的尊严战胜了饥饿)
     “,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尽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他时刻牢记不能不劳而获,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三)、理解关键词句。
   1、教师引导:他的言行博得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和尊重。
   2、指名读课文。
   3、师:所以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可是,这和其他逃难者的那种“狼吞虎咽”地吃含意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有关句子:
    1)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4、先在组内交流一下
   5、交流:(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说明他们实在是饥饿至极;后者同样饥寒交迫,即使在再困难也不忘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这样才吃得心安理得,吃得有尊严,吃得坦然。)
   6、教师小结: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它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难怪杰克逊大叔说他是个富翁。(读句子)
     板书:最大的财富
   7、师问: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来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
   8、师小结:尊严是人的立身之本,他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样的人生一定会更充实更美丽。
  五、小结与拓展。
   1、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尊严一定有了更深地理解,同时也被哈默的这种捍卫尊严的方式而感动而钦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收集身边的这些和尊严有关的名言、捍卫自己尊严而让我们同样感动和钦佩的人物、故事。
   2、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