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主体拖带备课”示例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②本单元在“综合学习”中安排了采蜜集、读读背背和阅读积累有关读书和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词句的方法,激发他们热爱读书,珍惜时间的情感
   ③本单元安排了两篇自读课文《推敲》和《和时间赛跑》,可与“口语交际”“小笔头”中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会古人写文章时的斟文酌字,学习古人治学严谨的精神。引导学生懂得应该具有勤奋与锲而不舍的精神;更应该懂得自己拥有的有限时光的宝贵。

  整体安排:
   ①预计13课时完成教学。
   ②将“小笔头”、“综合学习”中的相关内容穿插在主体课文的教学之中。
   ③自读课文《推敲》和《和时间赛跑》与“口语交际”、“读读背背”内容结合起来。

  六、课程资源和开发与利用:
    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利用学校图书馆查找孔子的作品摘抄;另一方面可以问问家长或自己查阅的有关资料,尽量多的了解主体文章中涉及的有关名著人物、名著故事、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故事,课堂中交流。

  七、教学过程简述:

  《字的敬畏》
  第一课时
  自读识字
  预习课文
  读文提问
  板书,齐读课题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敬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一种“敬重又畏惧”?带着疑问学习课文
  整体把握自读寻求答案
  全班交流
  ①组内讨论
  (一)解决预习中的问题②小组汇报
  深入理解③全班交流
  (二)理解重点词语
  (三)重点阅读(第二、三部分)
  拓展延伸:读古诗的经历
  第二课时
  全班交流:
  (一)品读赏析:感受方块字的神奇及作者对汉字的感悟。
  (再读小组交流小组汇报)
  赏析课文
  (二)为什么说“汉字,在作者的眼力是有生命的”?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实际)
  摘录积累
  第三课时(略)

  八、教学反思:
  《字的敬畏》这一课,对四年学生来说,是相当具有难度的,课文篇幅太长不说,更让人头疼的是课文中有多处理解上的难点,首先,课文中有许多生僻深奥的词语,而且许多词属于“只可会意,不可言传”之类的,使学生在刚刚接触课文时就有点“望而生畏”的感觉,再加上课文中引用了《听张立本女吟》这首诗,学生一读起来就觉得云山雾里,不知所云,首先在兴趣上就被消磨了一大半。对于《聊斋志异》,学生也只是看过电视、电影,根本没读过著作,在这样的基础上,要让他们感受到其震撼力,就无从谈起了。
  基于以上几个难点,几番思量后,我决定把朗读作文这些难点的突破口,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逐步突破难点,同时丰富学生的个性化体会和感受。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课文是从那几方面写了我对汉字的敬畏的?并找出有关段落。接下来,我让学生读2—4自然段,并思考:我“我”对汉字是先产生了敬重还是先产生了畏惧呢?你是读了哪句话体会到的?(结合第2自然段理解)。听着老人们的告诫,望着化为青烟的字迹,“我”心中会想到些什么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结合“神圣”一词,体会作者对汉字的敬重。当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后,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先是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之后指名学生读,读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在学生互评期间,我重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哪还需要改善?这样,在指导学生学会评价的同时,还间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如在一名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地上是脏的,天空是干净的,一个个方块字哪怕死了,也要住到天上去。这是一些多么神圣的小精灵啊!”后,学生在评价时,抓住了重点词语“地上、脏的、天空、干净的”等进行评价,把这几个词读重了。于是,我适时引导进行对比,一个是地上,一个是天空,一个是脏的,一个是干净的,通过这样的对比,体现了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是多么的神圣。对比后再让学生朗读,敬畏之情自然而然流露了出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