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版本: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执教者:四川李文超
  整理者:(上海)心香一瓣、(四川)蕾蕾
  上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17:00—17:40(第一会场下午第四节)
  上课内容:

  (课前谈话)
  师:认识我吗?认识?
  生: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你的名字了!
  师:老师已经介绍过我了,对吧?谢谢你们的老师。同学们今天要辛苦了。比平时要晚放学吧,是吧?
  生:是的。
  师:那,老师初来乍到,想跟同学们请教一下。在银川,老师要住几天,需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同学提醒老师一下。
  生:如果老师要在银川住几天的话,我建议老师可以去银川的几个名胜古迹看一看。
  师:在生活方面,还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吗?
  生:在生活方面的话,如果银川生活的话,我觉得大家都是其乐融融的。(这里有点结巴)老师到银川住的话,也要其乐融融,欢乐一点。
  师:谢谢!同学们,银川——据老师了解被称为塞上江南,对吗?(对)还被称为塞上湖城,湖中有一项运动一定很盛行。什么活动?
  生:钓鱼。
  师:同学们钓过鱼,看到过钓鱼吗?(看到过)那就来聊聊钓鱼的经历或者你了解到的钓鱼的知识。
  生:我觉得钓鱼应该是要恒心。如果你很骄傲,你不愿意坐在那里静静地等,那鱼永远也不会上钩。
  师:哦,需要有耐心。还有吗?
  生:我觉得钓鱼应该要有一些耐性,有恒心。不能就是你过了一些时间钓不上鱼,就换一个位置,就是没有恒心。而且你技术一定要好,抛鱼竿的时候一定要甩得比较好。
  师:还有钓鱼的姿势。知道的真多。有没有喜欢钓鱼的?好,你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钓鱼还要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鱼多的地方,这样才可能钓到鱼。还要有耐心,着急时永远不会钓到的。
  师:谢谢你。
  生:我觉得钓鱼要选一个好地方,鱼不喜欢在太晒的地方,太凉的地,温度适中。而且鱼饵很重要。如果鱼饵穿得太多,抛在水里化了,所以鱼饵很重要。还要加一小运气和一点恒心,才能钓上大鱼。
  师:知道的可真多。你钓过鱼吗?钓过鱼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示意)这么多同学钓过鱼。钓过鱼的举手。这么多人呀?好,举高点。
  师:看到过钓鱼吗?(看到过)把你了解到的钓鱼知识告诉大家。
  生:钓鱼要有恒心。抛鱼线不要太用力。鱼游泳的时候会见线。
  师:好,同学们,钓鱼呢,可以陶冶情操。有句谚语说,钓山钓水钓花鸟,钓江钓海钓情怀。这里呀,有个最神奇的钓鱼。他不用鱼饵,鱼钩也是直的。知道他是谁?好,你讲一讲
  生:我记得他是姜怀公。
  师:姜太公。
  生:姜太公。
  师:姜太公钓的可不再是鱼了,他钓的是政治理想。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上课了。
  (正式上课)
  师:好,上课!
  生齐: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文正好和钓鱼有关。请看老师板书课题。(生跟着老师书空“钓”),要注意里面是一点,要注意和鱼钩的“钩”相区别。(师板书课题)我们学习的课题是,齐读(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8页,课文已经预习过了。到了五年级,同学们已经有了比较强的预习的能力了。现在,请你默读全文,把你在预习中发现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找出来,提醒提醒大家。看谁找得快,找得有价值(生寻找自己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师: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他在提笔勾画。(生提笔勾画)
  师:已经找完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生举手示意)手举高一点老师才看得见。好,这位女同学,你先说。
  生:我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涟漪”这个词。
  师:找到没有。
  生齐:找到了。
  师:刚才她是怎么读的?(生读)大家再一起读一遍。(齐读,抽生读)(提醒学生注意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区别)
  师:还有没有?
  生:我找的是第三自然段中的“小心翼翼”中的翼字,小心翼翼的“翼”上面的“羽”字是没有钩。
  师:好,他的发现很有价值。第一同学发现的是容易读错的字,第二个同学发现的是容易写错的字。好,请你
  生:我要说的是第二自然段的“鲈鱼”。有时候无意之中就会读成“lǔ鱼”,它的真正读音应该是“lú鱼”。
  师:二声和三声的区别。很好,谢谢你!
  生:我说的是第三自然的“翕动”,这个“翕动”的“翕”我觉得主要是上的这个“合”,上面的这个人,我觉得上面的这个“人”应该写得长一点扁一点,才能把下面这个字包裹住。
  师:她说的是如何把字写得美观。谢谢!
  生:我说的是第三自然段中的“筋疲力尽”的“筋”,上面是一个竹字头,下面不是一个帮助的“助”,下面的左边是一个月亮的“月”,右边是一个力气的“力“。
  师:说得很清楚。好,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开始。(同桌互相说自己的发现)
  师:好。我们再来看这些怎么读?(生自读)
  师:一起读一遍。(齐读,抽生读)
  生:划着火柴。
  师:有没有不同的读法?都没有?好,老师告诉大家,第二个音读的是:着。再一起读。(齐读,抽生读)
  师:这两个字他们都是?是什么?(多音字)。
  第一个字,你还可以用“划”组哪些词?
  生:划船。
  生:划破。
  师:刚才这些同学读的这些词都是表示动作,所以它读二声
  师:它的另一个音知道读什么吗?(huà)能组那些词?
  生:比划。
  师:比划?哦,你说的是比划的划。
  生:计划。
  生:划着。
  师:你说。
  生:划说。
  师:话说?话说的“话”是说话的话。
  师:第二字“着”刚才同学们读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它有四个读音,很容易错,知道怎么组词吗?好,你来说。
  生:着,看着的着。
  生:着(zháo)。
  师:就是这个音,对吧?
  师:谁有补充?
  生:看着。
  师:好了,同学们,这个字有四个读音,第一个是大家看到的着急,着火,划着火柴;还有,同学刚才说的:着,看着、走着、坐着;第三个读音:高着、花着,听说过吗?还有一个读音:着。今天同学们穿着真精神。着装,着的是校服装。知道了吗?好,再来读一遍“划着火柴”。(齐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会读了吗?(会)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词语:皎洁……)
  师:老师建议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它的音韵给读出来,比如:(师示范读)(读出词语的意味)皎洁沮丧小心翼翼……能这样读吗?(能)一起来读一遍。(齐读词语)
  师:有进步。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看看课文的11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好,你来说。
  生:我觉得他写了钓鱼和启示。
  师:写了钓鱼和启示。说得真简洁。谁能说更具体一点?写的是,你说。
  生:它写的是作者和作者的父亲钓鱼,然后呢作者在钓鱼的过程中遇到了道德问题,然后作作者还是在课文的最后把道德问题给解决了。
  师:解决的具体做法就是……
  生:解决的具体做法就是放掉鱼。
  师:然后他从这件事情中……
  生:得到了启示。
  师:好。这样就清楚了,谁能够完整的说一遍?你来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从钓鱼中得到了启示。
  师:是的,刚才请的这位同学说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清楚了。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钓起了一条大鱼,却在父亲的要求下把它(给放了)放回湖里去了,后来我从这件事中悟到了启示,这就是课文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看清楚了吗?先写“钓鱼”,再写“放鱼”,最后写“钓鱼的启示”。
  师:好。同学们,我愿意把这条鱼放回去吗?
  生:不愿意。
  师:在文中写到,放鱼的时候中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我觉得是“依依不舍”。
  师:找到了没有?谁能读出词语的情感
  生:依依不舍。
  师:有点舍不得了。
  生:依依不舍。
  师:有一点点味道。谁能够再来读?
  生:依依不舍。
  师:依依不舍,这样来读第一次(齐读)。
  师:我们带着这种情绪,一起读这个句子。(生齐读: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鱼的嘴巴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