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一

浙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庐(l*),庐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即:在门户的户的上面加上广,生字所带的新词是庐山,庐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览胜地,著名风景区。
  川(chu1n),川是翘舌音,用三拼连读的方法读准字音(ch—u—1n→chu1n)声调标在a上;用数笔画或书空的方法记字形,字义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组词:山川、四川、川剧、一马平川、川流不息。
  学习生字要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字形教学为主,加强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达到正确书写,合理运用的要求。学生也经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错,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计一些习题,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例,组词:
  疑(   ) 庐(   ) 卢(   )
  凝(   ) 炉(   ) 沪(   )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解释诗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什么是瀑布?(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②望是什么意思?(望,远远的看。)
  ③诗题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④教师明确:《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朗读除指导读准字音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正确断句,不拿腔作调。教师应在停顿和语句轻重音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一是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朗读诗句,不能没有停顿地连着读,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把诗句读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比较恰当的停顿应该是: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是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些,读出韵味。这首诗押的是an韵。朗读时,一定要把“烟、川、天”这些韵脚读出来。
  前两句诗读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两句诗读的时候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
  教师要通过范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使学生初步懂得朗读诗歌的要领,并用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诵。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资料弄懂这些字词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此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说优美。诗句的意思写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让学生读,并记录下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远)
  “瀑布”是什么意思?(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j)n)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景色,使人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可爱。)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抓住了瀑布高大的样子和奔腾倾泻而下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诗人是站在离瀑布很远的山下往山上看瀑布的。)
  (三)细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
  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列举一些我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旅游胜地、著名风景区。请同学讲一讲你曾经到过哪里?那里的景色如何?有什么特产?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等等,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可爱。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
  1.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2)疑是银河落九天
  2.写生字、新词。
  3.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