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一》综合资料

老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一、读读背背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农村的景象。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梅子,枝头的杏子也不小了。
  田野里,小麦已开花,一片雪白;菜花有的已结籽,显得稀稀落落的;路上的人很少,篱笆边,只有蜻蜓和蛱蝶上下翻飞。诗人笔下的乡村宁静祥和。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里形成画面,帮助记忆,再熟读成诵。这首诗押韵的字是“肥”“飞”,朗读时要尽可能表达出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节奏。

  二、阅读
  《巫峡》描绘了巫峡壮美的景色,充满赞美的激情。短文先以“迂回曲折的画廊”这一比喻句总述,形象地概括了巫峡的美;接着描写了巫峡两岸的山峰变化无穷的诗意,以及巫峡江面大大小小的旋涡和缓缓的行船;最后用壮美的画面作结。文笔流畅,一气呵成,令人陶醉,值得反复诵读。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自主独立地阅读短文。可以布置学生课余搜集巫峡的图文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引导学生边读文章边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对学生阅读中的难点,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感悟。如,巫山十二峰的美,作者是先写“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各有各的姿态”等实实在在的景观美,再联想到人们“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的人文诗意美,接着分别以“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的令人惊叹的石岩,“充满幽情的乐曲”的“绿茸茸”的草坂为例,写出了变化无穷的奇特的美,最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悬岩上野草色彩的美,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壮美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作者把人文与景观结合起来,激起读者无限的遐思,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仅浮现一幅壮美的巫峡风光图,还会联想到古今文人墨客对巫峡的诗词曲赋……向往、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小学生结伴出门旅游行不行”为话题,目的是激发学生大胆表达,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善于倾听,就不同的意见与人辩论商讨,善于以理服人,用语言打动他人。
  教学时,可以先创设能激起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情境。如,展示风光名胜的图片或录像,导入话题。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准备好发言内容,在小组中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接着按“行”与“不行”两种主张,分两大组展开辩论。辩论中,要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用与人商讨的口气和态度。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有不同的观点,不求统一的结论,在交际中要提醒学生注意旅游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习作
  这次习作以《假如我是……》为题写想象作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渗透理想教育
  首先应指导学生审题。可让学生把习作提示默读一两遍,想想这次习作要写什么,应该怎样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习作提示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什么是幻想,告诉学生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自己的一个美好愿望。题中举了四个例子,第一个是幻想成为神通广大的马良,为老百姓做好事。第二个是幻想成为市长,为住房困难的人提供新居。第三个是幻想成为拥有高科技的人,改善人们的生活。第四个是幻想成为一片云,为人类服务。要让学生理解这些例子所涉及的内容,进而打开幻想之门,把心中的美好愿望说出来,让它们成为习作的题材。
  本次习作属于半命题作文,提示中给了文题的前半部分,要求学生依据要写的内容补充后半部分。在习作时,要把幻想的内容有顺序地具体写下来。只有这样,习作才会内容充实、真切感人。审题时,可以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写,再由他人予以补充。审题之后,可以让学生思索几分钟,想想自己经常幻想哪些事情,从中选一件最好的;然后,启发大家畅谈幻想,教师要适当提示,并把幻想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最后,归纳学生的发言,尽量拓宽思路,扩大选材范围。例如,幻想当教师、医生、科学家、宇航员、奥运名将、歌坛明星;幻想制造新型飞机;幻想改良农作物;还可以幻想自己是某个物品;或者进入到某个童话世界;还可以幻想自己是过去或者未来的人或物……指导选材后,可简单指导习作方法,强调按一定顺序写,把事情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