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一次,妈妈得了重病,只能卧床(修休)养。小姑娘对妈妈说:“(您你)放心吧,我会让大家过得很好。”她买菜,洗碗,做粥。可是她的个子太小,洗碗够不着水池。她想:要是我-三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拼音/2019-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
  有一次,妈妈得了重病,只能卧床(修  休)养。小姑娘对妈妈说:“(您  你)放心吧,我会让大家过得很好。”她买菜,洗碗,做粥。可是她的个子太小,洗碗够不着水池。她想: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就好了!她每天都这样想,果然又长高了一些,能洗碗、洗衣服,还能晒(sài shài)衣服(fu hu)。
1.把文中正确的拼音或词语用“√”画出来。
2.给多音字组词。
重 zhòng(  )chóng(  ) 
着 zhāo(  )zháo(  )
3.小姑娘帮妈妈做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例:买菜
  ( )书  ( )歌  ( )包
  ( )鞋  ( )球  ( )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休 您 shài fu   
2.重要 重新 着数 着急   
3.买菜、洗碗、做粥、洗衣服、晒衣服。  
4.看 唱 背 穿 打 拍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有一次,妈妈得了重病,只能卧床(修休)养。小姑娘对妈妈说..”主要考查你对  拼音,同音字辨析,形近字辨析,组词,词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拼音同音字辨析形近字辨析组词词性

考点名称:拼音

  • 字母: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声母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学”(xué)这个音节中的x就是他的声母。
    有的音节开头没有辅音,而以a、o、e、i、u、等元音字母开头,那么这个音节就没有声母,也就是说他的音节的声母等于零,称他为零声母音节。
    爱(ài)没有辅音,我们就称它为零声母音节。
    2、韵母: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韵母,就是指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
    例如“限电”(xiàn  diàn)的“iàn”就是韵母。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4、声调:
    声调也叫音调,表示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
    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 ˊˇ ˋ”表示。
    声调符号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音不标。
    5、隔音符号:
    隔音符号的作用就是“隔音”。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符号——’,必要时放在a、o、e前头,使音节的界限清楚,不致混淆。
    如:皮袄pí’ǎo,西安xī’ān。

  • 读轻声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气词“吧,吗,啊,阿,呢”等读轻声;  
    (2)助词“着,了,过,地,得,们”等读轻声;  
    (3)名词后缀“头,子”等读轻声;  
    (4)重叠词或重叠双音节动词读轻声,如“走走”;  
    (5)表趋向的动词做补语时读轻声,如“太阳升起来了。”中的“来”读轻声;  
    (6)方位词,如床上、公园里;
    (7)名词、代词后的趋向动词;
    (8)量词“个”“些”。

  • 常用的拼读方法:
    ①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②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③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④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拼音标调规律:
    有a不放过,(即韵母(也可说元音)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
    没有a找 o e ,(没有a,但有o 或e的,标在 o 或e 上。如lou标在o上,lei标在e上)
    i u都有标尾巴,(i和 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 上)
    单个韵母不必说。(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有a标a
    没a标o e
    i u并列标在后

  • 拼音历史
    古代: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汉字笔画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记式
    图案式
    数字形式
    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考点名称:同音字辨析

  • 同音字:
    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
    如:唐—糖—堂

  • 小学常见同音字辨析:
    意 (意义) 蜂 (蜜蜂) 幔 (幔子) 脑 (头脑)  忘 (忘记)
    忆 (回忆) 锋 (锋利) 漫 (漫过) 玛 (玛瑙)  望 (望见)
    义 (义务) 峰 (山峰) 慢 (快慢) 恼 (烦恼)  妄  (妄想)

    级 (年级) 和 (和平)     捡 (捡拾)     密 (秘密)     辨 (辨别)
    集 (集体) 合 (合并)  检 (检查)  蜜 (蜜蜂)     辩    (争辩)
    急 (急忙) 河 (河水)  俭 (节俭)  秘 (秘诀)  辫 (辫子)
    及 (及时) 禾 (禾苗)  拣 (挑拣)

    往 (来往)  溪 (溪水)  艘 (一艘)  刻 (刻苦)  站 (站立)
    网 (网吧)  西 (东西)  搜 (搜寻)  克 (克服)  战 (战士)

    部 (部队)  练 (练习)  番 (一番)  架 (架子)     燕 (燕子)
    步 (散步)  炼 (锻炼)  翻 (翻身)  驾 (驾驶)  雁 (大雁)                               

    首 (首都)  扬 (发扬)  另 (另外)  筒 (简单)  栏 (栏杆)
    手 (手指)  杨 (杨树)  令 (命令)  减 (减法)  拦 (阻拦)

    纱 (纱布)  祥 (吉祥)  培 (培养)  使 (使用)  梨 (梨树)
    沙 (沙发)  详 (详略)  陪 (陪伴)  始 (开始)  犁 (犁田)

    吊 (吊车)  需 (需要)  凶 (凶恶)  毫 (毫米)  贯 (一贯)
    掉 (丢掉)  须 (必须)  汹 (汹涌)  豪 (豪迈)  惯 (习惯)

    艰 (艰苦)  确 (确定)  希 (希望)  旷 (旷工)  股 (股份)
    坚 (坚定)  却 (却步)  稀 (稀少)  矿 (煤矿)  古 (古代)

    纪 (纪念)  具 (具体)  式 (公式)  壁 (墙壁)  厉 (厉害)
    记 (记者)  俱 (俱全)  势 (形势)  璧 (璧还)  历 (历史)
    计 (计算)  惧 (恐惧)  试 (试图)  碧 (碧绿)  励 (鼓励)

    燥 (干燥)  伸 (伸展)  律 (规律)  晰 (清晰)  僵 (僵硬)
    躁 (急躁)  呻 (呻吟)  绿 (绿化)  淅 (淅沥)  疆 (新疆)

    粼 (粼粼)  恬 (恬静)  度 (欢度)  莹 (晶莹)  瑕 (瑕玷)
    鳞 (鱼鳞)  甜 (香甜)  渡 (渡江)  萤 (萤烛)  暇 (无暇)

    嘲 (嘲笑)  构 (构造)  筋 (脑筋)  奋 (奋斗)  震 (地震)
    潮 (潮湿)  购 (购买)  禁 (禁受)  愤 (发愤)  振 (振作)

    世 (世界)  诡 (诡计)  皮 (皮肤)  汇 (汇合)  熔 (熔化)
    逝 (逝世)  鬼 (鬼话)  脾 (脾气)  会 (开会)  融 (融化)

  • 同音字辨析:
    同音字辨析一直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浅显,对音同义不同的字分辨不清,使用时容易张冠李戴。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