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们骄敞,我们自豪”中的“骄傲’’与“自豪’是近义词。()2.“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与“维斯瓦河上被薄薄的雾霭弥-六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修辞方法/2019-07-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骄敞,我们自豪”中的“骄傲’’与“自豪’是近义词。                    (  )
2.“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与“维斯瓦河上被薄薄的雾霭弥漫着”意思不同。(  )
3.“快请廉将军进来。”这句话是祈使句。                                            (  )
4.“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这是个比喻句。                                (  )
5.“雪花纷纷扬扬地。”这是一个缺少成分的病句。                            (  )
6.“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这是个夸张句。                                (  )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们骄敞,..”主要考查你对  修辞方法,近义词,反义词,理解句子,病句辨析,句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修辞方法近义词,反义词理解句子病句辨析句式

考点名称:修辞方法

  • 小学阶段的比喻手法:
    1、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的等。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其中月亮是本体,小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2、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
    例如:一路上,花儿一直对我微笑。
    3、夸张: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叫夸张。
    例如:这间小屋连个人都站不下。
    4、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叫对偶。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如:在这里我见了最蓝的天空、最白的云朵、最伟大的奇观……
    6、反问:就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语气表否定,否定语气表肯定。
    例如: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7、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例如:对面走来的是谁?正是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老师。
    8、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
    例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9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己的文章里。
    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11、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12、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13、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

  • 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考点名称: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反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近义词。意义相近的词语,如:
    “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
    “近义词”的近义词:同义词。和词语意义相反的是“反义词”。
    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如:美丽——丑陋 谦虚——骄傲

  •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
    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1.意义方面:
    (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少近义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轻重的分别。如:信任、相信,相信是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程度轻。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程度较深。
    (2)词义的着重点: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即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3)词义范围的大小:开垦、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以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之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的范围较小;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4)词义使用的对象: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领略与领会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但前者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欣赏,可以连接“风味”“风光”等。而后者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等。

    2.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不同: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是个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书面语和口语上。

    3.从用法上:
    (1)从词语的搭配上:如交流和交换,交流多偏重于虚的事物,交换多偏重于实的东西。
    (2)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公然、公开,公然只能当状语。公开可以充当状语、谓语、定语等。

  • 常见近义词列举:
    观──看 寒──冷 舟──船 暖──热
    鸣──叫 入──进 归──回 遥──远
    瞅──看 藏──躲 绝──尽 叫──喊
    望──看 看──瞧 铺──展 去──往
    来回──往返 立刻──马上 赶快──赶紧
    突然──忽然 寒冷──严寒 坚决──果断
    恐惊──恐惧 暗香──幽香 荒芜──荒凉
    得意──自得 听见──闻声 农夫──农民
    慈祥──慈爱 飞翔──翱翔 详细──具体
    每天──天天 赛过──胜过 好像──似乎
    闻名──著名 满意──满足 新居──新房
    捕获──捕捉 海疆──海域 天涯──天边
    结实──坚固 遇到──碰到 轻巧──轻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