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释“攘:偷、盗。损:减少。斯“这、这样。小-七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7-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攘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攘:偷、盗。 损:减少。   斯“这、这样。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攘一鸡         告之曰       非君子之道        斯速
小题2:把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小题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每月   有的人   这   停止
小题1: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道义,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小题1:对于错误,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小题1:试题分析:“月”名词作状语,每月;或,不特指代词,这里代人;是,近指示代词,这;
点评: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等。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注意关键词和重点句式,这里应注意“非义”“斯”等词语的理解。“何待”可看作宾语前置,调整为“待何”。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1:试题分析:“小错不补,大错吃苦”,对于错误,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点评: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