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1分)点破银花玉雪香贾祖璋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九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说明文阅读/2017-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1分)
点破银花玉雪香
贾祖璋
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明代画家、诗人沈周对它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
②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在昆明12月便开花,到广州需1、2月才绽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开花要到3、4月间了。花期长则10天,短则20天。白玉兰以树大花繁称奇逞胜,巨大的树冠,可以笼盖一庭,花朵开放时节,如雪丘玉峰;成林成片的白玉兰花开,如“玉城雪岭”或“白云伏地”,其势令人叹为观止。
③白玉兰原产长江流域,栽种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的唐代,后引种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栽种地域范围较广,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玉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④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70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另一方面是它的实用价值。树皮、树叶和花朵可提制芳香浸膏。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
⑤白玉兰之美倾倒无数的文人墨客。其花易开易落,开放时繁华浓艳,谢落时亦动人魂魄。“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一番风雨可使银妆尽卸,但数日晴和,又新蕾尽放,独占风情。因花形大而肥硕,诗人们比之为美人,婉丽白净,自塑风姿。其中最典型的是明代文徵明的七律《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⑥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明末王孙朱耷,在亡国后,决意不与清廷相媚,或僧或道,保持独立的人格。他画白玉兰,往往有自洁之警,不肯丧其气节。他此类题材的画,以寒春为背景,寥寥几根劲挺的枝条,花形的线条苦拙而有棱角,狞厉不屈,花色银白如雪,一扫柔媚丰腴的旧制。他的题画诗,语含讥讽,体现一种狂傲之态。如《题画玉兰》:“是笔摇春思,平明梦作花。判官把不定,金马落谁家?”玉兰花未开时似笔,绽放时似笔生花,形象、贴切而联想丰富;可是看卷子的“判官”,却“把不定”标准,到底让谁高中金榜呢?因汉代取士有金马门和玉堂殿;而玉兰花的画上常被人题为“玉堂春”,设典极为自然。这题画诗分明在讥讽社会的不公和一些文人对高官厚禄的渴求。
⑦齐白石也爱画玉兰花,他觉得画春天的花卉,配搭一株大玉兰,才更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74岁时画的一幅《玉兰、海棠、牡丹》,玉兰高耸直上,伸出画外,树前是牡丹,树后为海棠,红花绿叶衬着一树洁白的玉兰花,满幅生机,耐看极了。因玉兰花瓣厚,老人用秃笔蘸淡墨,画出花瓣厚重的质感。特别是花萼上,有细茸毛,一般画家表达不出来,老人用湿墨来画,湿墨向外洇出,便表达出萼上细毛的感觉。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在他享誉京城时,谢绝了到清宫去当御用画家;在抗战时期,他力辞汉奸、高官上门来买画,并不去领取日本人分配给他的烤火煤……表现了一位志士的贞节操守,令人仰视!
小题1:文章第①段引用明代画家、诗人沈周的诗句,其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2:(1)第③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了白玉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2)从全文看,第⑦段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的原因概括来说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3分)
小题4:下列是白玉兰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片,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3分)

①满眼新绿        ②含苞待放       ③绿白相映      ④一树繁花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
小题5: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花的确定,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986年,经市民投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结合本文及上题图片,填写下表,也为白玉兰投上一票。(5分)
白玉兰特点
象征意义
花季


花形
似杯似笔,硕大,朵朵向上,傲立枝头

花色

清白立世、坚守节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①照应标题  ②总结上文  ③引出下文玉兰花蕴含着文化品格
小题2:⑴逻辑顺序  栽种范围广 观赏价值大
⑵举例子 列举了齐白石画玉兰的事例,具体地说明了玉兰花的审美文化价值,诗画中玉兰花所突显出来的人格。
小题3:具有观赏价值  实用价值   审美文化价值
小题4:D
小题5:⑴春季 ⑵生机勃勃  ⑶独立自洁、坚贞不屈 ⑷色白微碧


小题1:
试题分析:这也是中考说明文的一个考点,日常复习中老师都做了归纳。说明文开头段讲故事(或引用诗词、歌词等)的作用(好处):1、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或内容);2、语言生动形象,运用…的修辞(或引用诗词,或语言本身用词生动形象等);3、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交代了(突出了)……(概括段意);5、照应标题;6、引出下文(说明对象或内容)。例如本题,开头引用了沈周的诗:“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①照应标题;②引出下文玉兰花蕴含者文化品格;因为本文开头即可余寒犹厉时玉兰花开的热热闹闹,此诗又是对其这种情状的总结,所以引用此诗还有总结上文的作用。此题主要学会归纳总结,会找规律。
小题2: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第③自然段,介绍了玉兰花:栽种历史悠久,适种范围广。属于对玉兰花的抽象介绍,从原因到结果,属于逻辑顺序。“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写出了玉兰花的特点就是:栽种范围广;观赏价值大。小题(2)属于考查说明方法的题型。此段写到齐白石老人的画作及为人,因此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想说明的内容在文中的句子有体现“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当然也体现了玉兰花的审美文化价值。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表述语言为:举xx的事例,具体详实的说明了……的特点。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指向,可以判定我们要提取的信息是“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的原因:细读全文我们就会发现,选文第④段的首句“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我们可以提取两点信息: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白玉兰具有实用价值。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第⑥段的“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提取信息:白玉兰具有内在气质品性美。据此,我们可以组织本题的答案。
小题4:
试题分析:读完本题,可能有些不知所措,但读到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的句子,这个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就先排上了②含苞待放;接着④一树繁花;花开完之后才长叶子,所以接着排③绿白相映,最后才是新绿满树。此题考查读文时要细致。
小题5:
试题分析:由开头“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的句子,可知玉兰花开花季节为“春季”,其象征意义当然就是象征春天的勃勃生机;由玉兰花的花形“朵朵向上,傲立枝头”很容易联想到其内在的精神气魄,就是:独立自洁、坚贞不屈;文章第二自然段有对玉兰花颜色的介绍“色白微碧”在联系后面的空“清白立世、坚守节操”可判断此空填写正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