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小题1:描写破山-七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古诗词鉴赏/2018-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描写破山寺禅院花木茂盛,环境幽雅清静的两句诗是:(2分)
小题2:诗中的后两句,先说“万籁此都寂”,又说“但余钟磬音”,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小题1:不矛盾。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更能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小题1:理解性填写诗句,写出描写山寺环境的诗句。
小题1:这是诗歌手法的赏析,学生应了解“以静写动”的手法特点,明确其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