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20分)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题1: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说。(2分)小题2:“问渠哪得清如-九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古诗词鉴赏/2018-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古诗文阅读(20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题1: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说。(2分)
小题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暗含的哲理是什么?(2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借景喻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小题1:人需要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这样心智才能开豁,更加敏锐


小题1:试题分析:前两句写了“方塘、天光、云影”等景物,描写了一派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后两句议论: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自问自答的设问的方式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特的读书感受和深刻的哲理。
点评: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题中常考的题型,那么怎样来分析呢,一般可以这样来分析:(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1:试题分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表明了诗人的一种生活乃至治学态度,沉滞不可取,活动流动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生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富有活力的状态。
点评:水要清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人要聪明智慧,必须不断地吸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