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5分)次萧冰崖梅花韵①宋·赵希桐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②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注释】①这首诗是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九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古诗词鉴赏/2018-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5分)
次萧冰崖梅花韵①
宋·赵希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②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注释】①这首诗是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②处士:指隐居读书人。
小题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2分)
小题2:三四两句欲扬先抑,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高洁,孤远(也可答“洁身自好、孤傲”等)(2分,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小题2:诗人先假设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不会有人冒风踏雪顾及梅花,这是“先抑”;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后扬” (2分,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欲扬先抑”可得2分)。作者自比梅花,表达了作者一种自甘寂寞,孤高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绪。(1分,答“表达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或 “赞美梅花的情感”也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这里学生能总结诗歌意象抓住梅花“纯洁”“孤傲”的特征,合理表示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学生具体分析“欲扬先抑”手法的使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