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七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古诗词鉴赏/2018-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小题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题2:“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小题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从“鸣蝉”、“蛙声”、“稻花香”中知道这是夏天的景象。
小题2:流露了作者急切寻找避雨之处,忽然发现熟悉的小茅屋时的惊喜之情。
小题3:例:通过嗅觉和听觉来两个角度描写农村夏夜特有的美景,表达作者闲适的心情。
或:清凉的南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的。这首词的句子中透露出这首词所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如“鸣蝉”“蛙声”“稻花”这都是夏季所特有的风光;“明月”“半夜”表达的是夏季的夜晚,因此本词写的是: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
小题2:
试题分析:“忽见”的意思是忽然出现,联系上文的内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作者急于避雨却找不到地方,正着急时看到了旧时的茅店,欣喜之情不言自知呀。联系上下文考虑。
小题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赏析的角度,通过“香”“听”可以确定赏析的角度:嗅觉、听觉的描写角度。然后联系全诗的主旨,写出这句诗所表达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