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关《水浒传》的歇后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B.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有用武之地C.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D.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歇后语,谚语/2018-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下面有关《水浒传》的歇后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B.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有用武之地
C.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D.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答案

B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面有关《水浒传》的歇后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俊义上梁山——不..”主要考查你对  歇后语,谚语,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歇后语,谚语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考点名称:歇后语,谚语

  • 歇后语:

    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歇后语的实际含义在后一部分。因为后一部分可以不说出来,只说前一部分,所以叫歇后语。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
    (1)喻意歇后语:它的前一部分是比喻,后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
    例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等
    (2)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下雨出太阳——假晴(情)

    谚语: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例如:伤筋动骨一百天;喝水不忘挖井人;瑞雪兆丰年等。
    歇后语和谚语都属于熟语。

  • 歇后语的特征: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有谚语的作用。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歇后语的分类:

    1、谐音类
    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2、喻事类
    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3、喻物类
    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4、故事类
    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 常用歇后语:

    鼻孔里灌米汤——够戗(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揍鸡毛——壮胆(装掸)子
    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不正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着火炉吃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矮子过河——安(淹)心
    矮子看戏——听声
    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
    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登高
    矮子婆娘——见识低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扭
    八斗的小垂缸——装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钱买碗馄饨——没有面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卦炉里睡觉——热气腾腾
    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
    八级师傅学手艺——长到老,学到老
    八角掉进粪坑里——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八斤半的老鳖吞了个秤砣——狠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
    八十个人抬轿子——好威风
    八十老汉害个摇头病——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八十老翁学打拳——越练越结实
    八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八十岁的老绝户头——后继无人
    八十岁刮胡子——不服老
    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十岁留胡子——老主意
    八十岁没儿女——老来孤单
    八十岁生儿子——代代落后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十岁玩猴子——老把戏

考点名称: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 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主要考察对课内文章和中外名著的理解。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课文有总体的把握能力。
    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对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看不懂,又何谈做题,又何谈提高成绩。
    语文的阅读理解又是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

  • 知识点拨:

    一、问题设置:

    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   
    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   
    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二、做好阅读理解经验:   

    1、读,且熟读
    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思、且深思
    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2018-12-26)
  • 写出下列歇后语的下句。(1)黄鼠狼(2018-12-26)
  • 在下面关于《三国演义》人物事件的(2018-12-26)
  •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2018-12-26)
  •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分别写出一个(2018-12-26)
  • 以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2018-12-26)
  • 下列有关“路”的俗谚,运用正确的(2018-12-26)
  • 下面有关《水浒传》的歇后语,不正(2018-12-26)
  • 写出下列歇后语的下半部分。例:外(2018-12-26)
上一篇:下列有关“路”的俗谚,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的路是随意铺下的,“天无绝人之路”,那条任意铺下的路就变成了巷子,弯弯曲曲的,尽头一样还是水田和菜圃。B.他凭着多年登山的-高三语文     下一篇:写出下列歇后语的下半部分。例:外甥打灯笼——照舅(旧)(1)阎王贴告示——___________(2)猪鼻子里插葱——___________(3)猪八戒照镜子——___________(4)小孩子放炮仗——___________-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