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日:“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①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日:“朕西决矣。” 拜兴为谏议大夫。……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
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嚣。(嚣)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说嚣日:“《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嚣②,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问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嚣竞不称王。 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日:‘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侍御史杜林荐之日:“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
  (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嚣:(xiāo),奸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攻杀郡守,兴坐免坐:坐视
B.嚣矜己自饰矜:夸耀
C.常以为西伯复作作:发作
D.嚣病之而止病:患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同学者皆师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①兴闻而谓嚣日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无益于实,有损于名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兴有政治远见,在众将领都不愿迁都的情况下,指出先平定赤眉然后迁都是本末
倒置,并劝说更始帝认清形势,安抚百姓,西进入关,稳定政权。
B.郑兴在赤眉军人关、东面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往西归附了隗嚣,隗嚣很虚心,以
礼相请,而郑兴却认为屈就于他是耻辱的,就推说有病不起来。
C.郑兴善于引经据典,他巧妙地引用《春秋传》有关言论来指出隗嚣身边将领心怀异
志,并引用孔子的话,批评隗嚣大量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地位的做法。
D.郑兴喜好古文经学,他钻研《公羊春秋》,精通《左氏传》,造诣高深,与他一起学
习的人都以他为师。人们说起《左氏传》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1:B(A项坐:受牵连获罪。C.项作:兴起。D项病:感到不妥,有所顾忌。)
小题2:B(B项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A项者:①②相同;助词,与动词或动宾短语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C项以:①②相同,连 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或“用来”。D.于:介词, “对”或 “对于”。)
小题3:C (“将领心怀异志”说法不合文意,原文“不道忠信之言”是说“将领没说
忠信的话”,不是说“心怀异志”)
附参考译文:
字少赣,是河南开封人。少年时学习《公羊春秋》。晚年精通《左氏传》,并通晓它的意旨,与他一起学习的人都以他为师……
更始皇帝登基,……郑兴担任长史,奉命迎接皇帝迁都。更始皇帝的众将领全是崤山以东的人,都劝说皇帝留在洛阳。郑兴劝说更始皇帝说:“陛下从荆楚起兵,权力政令还没有施行,只是刚刚建立朝号,崤山以西地区的豪杰就争着诛杀王莽,打开关门在城郊迎接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天下人都受王莽暴政的苦,而思念高祖旧日的恩德。现在老百姓很久没有得到安抚了,我担心百姓会离心离德,盗贼又重新起来闹事。……现在反对的人想先平定赤眉军,然后才入关,这是不懂得把握根本而执着于细枝末节。我担心这样做国家的防守会转移到函谷关,那么,我们虽然睡在洛阳,又怎能睡得安稳呢?”更始帝说:“我向西进发的心意已定了。” 便任命郑兴为谏议大夫。……恰巧遇上天水地区有人造反,攻入郡城,杀掉郡守,郑兴受牵连被免职。
当时赤眉军入关,东面的道路不通,郑兴只好向西归附隗嚣。隗嚣非常虚心,以礼相请。而郑兴认为屈身于他是耻辱的,就称病不起。隗嚣喜欢夸耀自己,常常把自己看成是周文王再世,于是与手下将领商议自立为王。郑兴听后对隗嚣说:“《春秋传》说‘口中不说忠信的话是奸诈,耳朵不听五音的和声是聋子’。空闲时众将领聚在一起,恐怕也不说忠信的话吧;将军的耳朵恐怕连阿谀逢迎的话也察觉不出来吧?过去周文王继承积德的遗风,加上聪慧圣明,尚且还侍奉殷王朝。……汉高祖连年征战,还用沛公的名义号令军队。现在您美好的品德虽然突出,但世代都没有像周文王那样得到朝廷的恩赐;您虽然威势大振,但还没有建立像高祖那样的功业,却要做那不可做的事情,就(立即)会招致祸患,这恐怕不行吧?希望将军明察。”隗嚣最终没有称王。后来隗嚣便大量地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的地位。郑兴叉劝阻他说:“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等官职都是由皇上设置的,不是人臣可以设置的。孔子说:‘车服和爵号是不能借给别人的。’不能借给别人的东西,也不可以向别人借。您这样做,对实际没有好处,又有损于名声,这不是您的本意啊。”隗嚣感到不妥就不再广设官职了。……侍御史杜林向皇上举荐郑兴,说:“我看河南郑兴,坚持道义,适宜侍奉皇上,掌管机密。……”于是皇上任命郑兴为太中大夫。郑兴喜欢古文经学,尤其精通《左氏传》、《周官》……,人们说起《左氏传》,大多采用郑兴的说法。……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