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说,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尝从征乌古、党项,为先锋都统,及经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师,因陈取渤海计。天显元年,从征渤海。拔扶余城,上欲括户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因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从之。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夜围忽汗城,大諲撰[注]穷蹙,请降。寻复叛,太祖破之。改其国曰东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为人皇王主之。仍赐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上谕曰:“此地濒海,非可久居,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驾将还,倍作歌以献。陛辞,太祖曰:“得汝治东土,吾复何忧?”倍号泣而出。遂如仪坤州。
未几,诸部多叛,大元帅讨平之。太祖讣至,倍即日奔赴山陵。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谓公卿曰:“大元帅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乃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于是大元帅即皇帝位,是为太宗。
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既归国,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唐明宗闻之,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                   
(选自《辽史》卷七十二 有删改)
[注] 大諲撰:皇帝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大说,即建孔子庙    说:通“悦”,高兴
B.大諲撰穷蹙,请降        穷:走投无路
C.遂如仪坤州                 如:到……去
D.又置卫士阴伺动静        伺:守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义宗倍“有远见卓识”和“受太祖器重”的一组是(   )      
A.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以倍为人皇王主之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     B.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尝从征乌古、党项,为先锋都统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
C.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       
D. 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询问应当先祭祀谁时,义宗倍的观点和大臣截然不同,他认为孔子是受万世尊重的圣人,应该先修建孔子庙祭祀孔子。
B.攻下扶余城以后,太祖接受了义宗倍的建议,并任命义宗倍和大元帅德光为先锋,包围了忽汗城,迫使大諲撰投降。
C.义宗倍本是皇太子,但他知道皇太后想立德光为皇帝,于是与群臣一起向太后请求,让出了本当由他自己继承的皇位。
D.太宗登基之后,把义宗倍迁到南京居住,并且迁走了那里的百姓,又安置了卫士“阴伺动静”,这是义宗倍远投国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因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8.D 
9.A 
10.A 
11.(1)如果趁着现在的破竹之势,直接挥军奔赴忽汗城,必定会攻克它。
(2)我把天下让给了皇上,如今反而被猜忌,不如到国外去,来成全我像吴太伯那样让贤的名声。


8.“伺”应解释为“窥探”“监视”。)    
9、B项、C项第一句不能表明义宗倍有远见卓识,D项第二句说的是唐明宗对义宗倍的器重。   、
10、.义宗倍只是认为应该先祭祀孔子,并没有建议修建孔子庙。
11.(1) 因 、径、造 各1分,语句大意2分。 
(2)以、见、适 各1分,语句大意2分。
附译文
义宗,名字叫倍,小字图欲,是太祖的长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萧氏。从小聪明好学,外表宽厚内心诚挚。神册元年春天,被立为皇太子。
当时太祖询问身边的臣子:“接受天命的皇帝,应当侍天敬神。我将祭祀有大功德的,应当先祭祀谁?”大家都说应是佛祖。太祖说:“佛不属于中国的宗教。”义宗倍说:“孔子是圣人。受万世尊重,应该先祭祀他。”太祖非常高兴,马上修建孔子庙,命皇太子分春秋两季设酒食祭奠。义宗倍曾随从太祖征讨乌古、党项,做先锋都统和燕地经略。太祖西征,留倍镇守京师,于是陈说了夺取渤海国的大计。天显元年,承从太祖征讨渤海。攻克扶余城以后,皇上想整理户籍,义宗倍劝阻说:“刚刚得到扶余就整治户籍,百姓一定会不安定。如果乘现在的破竹之势,直接挥军奔赴忽汗城,必定会攻克。”太祖听从了这一意见。义宗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乘夜包围了忽汗城。大諲撰走投无路,请求投降。不久又背叛,太祖打败了他。将国家名字改为东丹,改忽汗城名为天福,封义宗倍为人皇王,主持东丹国事。太宗照旧例赐给义宗倍天子的冠冕服饰,建立新年号称为甘露,让他代行天子事,设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全部用汉人的制度和方法。每年向朝廷进贡布十五万端,马一千匹。皇上告谕说:“这个地方靠近大海,不可长久居住,留下你安抚治理,以表示我的爱心之心。”太祖快要返回的时候,义宗倍作歌呈献。拜见太祖告别时,太祖说:“有你治理东土,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义宗倍哭泣着退出,就到仪坤州去。    
不久,各部多有反叛,大元帅讨伐平定了他们。太祖去世的消息传来,义宗倍当天就起程奔丧。义宗倍知道皇太后想立德光为皇帝,于是对公卿大臣们说:“大元帅的功德遍及人神,朝廷内外一致注目,应当为天下之主。”于是与群臣一起请求太后,让出了本当由自己继承的皇位。大元帅即皇帝位,他就是太宗。
太宗当了皇帝,对义宗倍有疑心,就以东平为南京,迁义宗倍到那里居住,迁走了那里的全部百姓。(太宗)又安置了卫士暗中监视情况。义宗倍到了南京,命王继远撰写《建南京碑》,在西宫修建书楼,作《乐田园诗》。唐明宗听说这些事后,派遗专人渡海持信秘密地来召义宗倍。义宗倍因而到海上游猎。使臣第二次来的时候,义宗倍告诉身边侍候的人说:“我把天下让给了皇上,如今反而被猜忌,不如到国外去。来成全我像吴太伯那样让贤的名声。”于是他在海上立了根大木,刻诗说:“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他带着高美人,带着书籍渡海而去。”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