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随
B.至鸿门,曰谢:道歉
C.范增数项王目:使眼色
D.沛公起厕,因招樊哙出。如:往、到……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与将军戮力攻秦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B.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人之力而弊之,不仁
C.樊哙侧盾以撞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未发,太子迟之
(二)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饟。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与乃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于是韩信、彭越皆往。及刘贾入楚地,围寿春,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行屠城父,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项羽曰数:数落
B.项羽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矫:假传
C.建成侯彭越会而击楚军期:约定
D.淮阴侯复之乘:趁着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当还报,擅劫诸侯兵入关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政不平,主约不信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起行劳军,安士卒若舍郑为东道主
D.进兵追项羽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分)(《鸿门宴》)                                                                               
(2)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与乃公挑战!(5分)(《高祖本纪》)                                                                                      
(3)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5分)(《高祖本纪》)
小题6:刘邦能成功击败项羽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本文简要概括。(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D
小题5:⑴我死尚且都不躲避,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呢?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且”“安”“辞”“举、胜”“刑”各1分)
⑵我率领仁义之兵跟着诸侯们一道来讨伐你这个残暴的罪人,(只)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就可以杀掉你项羽,又何必劳累你来跟你老子(刘邦)挑战呢?(“以”“诛”“刑余”“乃公”各1分,句意1分。)
⑶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卒”“以为”“走”“是以”各1分,句意1分。)
小题6:⑴善安军心。(“虏中吾指!”“起行劳军”)⑵善纳意见。(“用留侯、陈平计”“用张良计”)⑶善于用兵(“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⑷项羽不义 (每点2分,共4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如文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可见“从”是使……跟随,率领的意思,应为沛公率领百余骑,而不是沛公跟随百余骑。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两个“而”字都为连词,表修饰;B项“因”副词,趁机;“因”介词,凭借、依靠;C项“其”代词,他的;“其”代词,那;D项“之”代词,他;“之”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本题是对高中文言虚词的考查,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根据2007年新课标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本题的解答策略一般有以下几个:一、词性界定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二、数学代入法,即把题中的某一个字的释义代入到另一句中去验证,看是否能表达清楚,符合文意。三、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四、语境推断法,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五、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小题3:
试题分析:D项“乘”在此应该解释为“追逐”。
小题4:
试题分析:D项都为副词,于是;A项前一个“而”做连词,却;后一个“而”连词,并且;B项前一个“为”动词,主持;后一个“为”介词,替;C项前一个“以”连词,表目的,来;后一个“以”介词,把。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重要实词和虚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小题6:
试题分析:本题在解答时只能从原文中去分析寻找答案,应特别留意文中的一些能说明原因的语句。如文中“虏中吾指!”“起行劳军”说明其善安军心;“用留侯、陈平计”“用张良计”就说明其善纳意见;“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则说明其善于用兵;刘邦历数项羽十罪则说明项羽无义。在解答本题时除了应概括出要点外,还应引用文中原句加以证明。
【参考译文】
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行军作战,老弱者由于运送粮饷疲备不堪。汉王和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要跟汉王单独决一雌雄,汉王则一项一项地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接受怀王之命令,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作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作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项羽假托怀王之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项羽奉命援救了赵国,本应当回师报告怀王,而你项羽却擅自劫持诸侯的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怀王当初约定入关后不准烧杀掳掠,你却焚毁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你强行杀掉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你采用欺诈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万秦兵,却封赏他们的降将,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你项羽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项羽把义帝赶出彭成,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己有,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你项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杀害已经投降之人,你主持政事不公正,你主盟约不守信用,不被天下人容许,大逆不道,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如今)我率领仁义之兵跟着诸侯们一道来讨伐你这个残暴的罪人,(只)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就可以杀掉你项羽,又何必劳累你来跟你老子(刘邦)挑战呢?”项羽十分恼怒,让预先埋伏好的弓弩手射中了汉王。汉王伤的是胸部,却按着脚说:“这个奴才射中了我的脚趾!”汉王因受箭重伤卧倒,张良坚决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部队,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汉王出去巡视军营,病情加重,便赶回了成皋。
项羽罢兵回东方了,汉王也想率军回西方。但汉王采用张良、陈平的计策(乘楚军兵疲粮尽,索性就消灭它),于是进兵追赶项羽,到阳夏南面让部队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汉王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又逃回营垒,深挖壕堑固守。又采用张良的计策(派使者封给韩信、彭越土地,使他们为自己而战),于是韩信、彭越都来会合了。此前刘贾已率军进入楚地,围攻寿春,汉王却在固陵打了败仗,于是派人去召大司马周殷,让他出动九江军队迎接武王黥布,行军途中屠灭了城父(fǔ,甫)县, 然后随刘贾、齐、梁诸侯的军队在垓下大会师。
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 淮阴侯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与楚军正面对阵,他的部将孔将军在左边,费将军在右边,汉王领兵随后,绛侯周勃、柴将军跟在汉王的后面。项羽的军队大约有十万。淮阴侯首先跟楚军交锋,做出不敌的样子,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两边纵兵攻上去,楚军形势不利,淮阴侯乘势再次追逐项羽,大败楚军于垓下。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到东城,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因为怀王当初封项羽为鲁公)。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穀城。然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