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安仁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赵普、沈伦、李昉、石熙载咸推奖之。雍熙二年,登进-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安仁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赵普、沈伦、李昉、石熙载咸推奖之。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以亲老弗果往。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
景德初,翰林学士梁颢召对,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寻颢卒,即以安仁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
安仁从幸澶州,会北边请盟,首命安仁撰答书,又独记太祖时聘问书式。辽使韩杞至,道命接伴,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馆舍夕饮,杞举橙子曰:“此果尝见高丽贡。”安仁曰:“橙橘产吴、楚,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不知也。今给事中吕祐之尝使高丽,未闻有橙柚。”杞失于夸诞,有愧色。杞既受袭衣之赐,且以长为解,将辞复左衽。安仁曰:“君将升殿受还书,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杞服以入。
及姚东之至,又令安仁接伴。东之谈次,颇兵强战胜。安仁曰:“老氏云:‘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东之自是不敢复言。王继忠将兵陷没,不能死节反事之,东之屡称其材。安仁曰:“继忠早事藩邸,闻其稍谨,不知其他。”其敏于酬对切中事机类如此。时论翕然,称其得体,上益器之,自是有意柄用。安仁又集和好以来事宜,及采古事,作《戴斗怀柔录》三卷以献。
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其甥董灵运尚幼,躬自训导,毕婚娶。幼少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蚤卒,家绪浸,安仁屡以金帛之。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有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之谈次,颇兵强战胜  矜:夸耀
B.凡他国所产不知也靡:没有
C.元舆蚤卒,家绪浸替:更替
D.安仁屡以金帛之济:救助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安仁“敏于酬对”的一组是(  )
①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 ②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 ③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 ④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 ⑤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 ⑥闻其稍谨,不知其他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
B.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
C.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
D.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敏于酬对,切中事机,类如此。(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1)战胜了不去赞美它,赞美它的人,这是以杀人为乐啊。 (2)他对于应酬接待熟练机敏,能切中事情的关键,大多像这样。 (3)妹妹嫁给董氏,很早就成了寡妇,(赵安仁)把她接回家中供养。


试题分析:
小题1:替:衰落。
试题分析:
小题2:①是皇上与翰林梁颢对答的话。②是说赵安仁制订接待的仪式制度,不是应对才能。
试题分析:
小题3:原句: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
试题分析:
小题4:(“美”“者”“乐”各1分,判断句式1分) (状语后置、“机”“类”各1分,句意1分) (“适”“归”“取”各1分,句意1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安仁..”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