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正在消失的橡树林.美国一项独特的研究分析表明:当今的橡树正在逐渐减少,而且由于橡树的消失,整整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关键作用的本土草本植-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正在消失的橡树林.
美国一项独特的研究分析表明:当今的橡树正在逐渐减少,而且由于橡树的消失,整整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关键作用的本土草本植物也消失了,这一切均归咎于当地为禁止火灾所做的努力。“几千年来,这里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可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标志性植物正在消失。”该研究的发起人之一、生态学家托马斯·鲁尼说。
尽管其它研究已经认识到东部和中西部的橡树正在减少,但是这项新研究首次注意到橡树的消失对林下植物(在森林树木旁边或下面生长的植物)的影响。进行这样的研究难度很大,因为科学家不具备必要的资料,无法将目前的林下植物跟以往的精心对比。
然而在1949年和1950年,生态学家约翰·柯蒂斯及同事详细考察了威斯康辛州南部的橡树林。“柯蒂斯的著作是一本带有图解的记录。”该研究的发起人、威斯康辛大学的大卫.罗杰斯说。罗杰斯及同事怀疑,在越来越零碎的橡树林地里消失的不仅仅是树木。于是他们再次考察了柯蒂斯考察过的150个林场。结果显示: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红橡树的两个品种减少了近50%,白橡树减少了不下31%。更惊人的是林下植物品种的变化。该研究小组在最近一期《生态学》杂志上报道说:在柯蒂斯所记录的200种本土植物中,目前有15%已经消失,同时非本土植物品种正在迁入。1950年,外来植物只存在于13个橡树林场;而今,76个林场出现了外来植物。研究小组称: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其它诸州,橡树林的林下植物可能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那些地方的橡树也在减少。罗杰斯说,本土植物为野火鸡、昆虫等许多物种提供食物,所以它们对森林的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
具有抗火能力的橡树需要阳光才能发芽和茁壮成长,然而较为古老的橡树投射下来的树荫促使枫树的幼苗生长,却遮挡了小橡树需要的阳光。火灾可以除掉枫树幼苗,开辟出空地,便于橡子发芽,有助于橡树的生长。科学家认为,火灾还可以杀死橡树的病原体。.
曾经居住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橡树林中的土著人经常放火保树,这种行为能够提供橡子——他们的主要食物之一。但是欧洲和美洲移民制止了放火行为,错误地认为放火烧林有损于橡树。鲁尼说:“橡树林受到干扰才能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放火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之一。”
此外,鹿不断吃掉幼芽和橡子,橡树也深受其害。许多狼和其它肉食动物却被猎捕殆尽——没有它们的存在,这些地区的鹿群数量急剧增加。
“形势是严酷的,”美国农业部森林事务办的生态学家格雷戈里.诺瓦基指出,“要想缓和这种严酷形势,需要积极的管理,例如按照规定放火烧林和减少白尾鹿的数量。”
(摘自2008年10月6日《光明日报》)
5.下列关于橡树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森林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可是现在整整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关键作用的本土草本植物消失了。
B.橡树需要阳光才能发芽和茁壮成长,然而较为古老的橡树投射下来的树荫间接导致了小橡树缺乏生长所需的阳光。
C.火灾对橡树生长有利,而欧洲和美洲移民制止了曾经居住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橡树林中的土著人经常放火保树的行为。
D.许多狼和其它肉食动物被猎捕殆尽,白尾鹿的数量急剧增加,鹿不断吃掉橡树幼芽和橡子,使橡树深受其害。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态学家托马斯·鲁尼和大卫·罗杰斯对正在消失的橡树林进行了研究,他们首次注意到橡树的消失对林下植物的影响。
B.因为没有资料,科学家无法将目前的橡树林的林下植物和以往的进行对比,所以对林下植物的研究难度很大。
C.研究小组认为,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其它诸州的橡树林同威斯康辛州南部一样,其林下植物数量在减少,非本土植物正在迁入。
D.罗杰斯认为,本土植物对森林的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为野火鸡、昆虫等许多物种提供食物。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缺乏放火烧林措施,非本土植物大量迁入,本土草本植物逐渐减少,这必将对生态系统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B.经过50多年的时间,红橡树的两个品种减少了近50%,按照这样的速度,再过50多年,红橡树将完全消失。
C.如果要保持橡树林健康发展的态势,可以利用橡树本身的特点,对橡树林采用经常放火、定期砍伐等措施。
D.白尾鹿的增多严重威胁了橡树林的生长。目前,要想尽快减少白尾鹿的数量,必须采用禁猎狼和其它肉食动物的方法。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答案

5. A6. D 7. A

5(这是橡树消失后导致的结果)6(A托马斯·鲁尼首次注意到橡树的消失对林下植物的影响。B应是没有“必要的”资料。C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其它诸州橡树林的林下植被可能也发生了同样变化。)7(B此推断没有依据;C定期砍伐橡树林的推断错误;D原文为“肉食动物被猎捕殆尽”,目前禁猎不能尽快解决问题,禁猎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长久之计。)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正在消失的橡树林.美国一项独特的研..”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