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三聚氰胺的堕落“三聚氰胺”本来名不见经传,由于“三鹿奶粉”事件而一夜成名。三聚氰胺是德国人李比希1834年在寻找新的有机化合物的旅途上合成的。自-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三聚氰胺的堕落
“三聚氰胺”本来名不见经传,由于“三鹿奶粉”事件而一夜成名。
三聚氰胺是德国人李比希1834年在寻找新的有机化合物的旅途上合成的。自1939年美国利用三聚氰胺生产模塑料、层压制品以来,三聚氰胺越来越多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角色,主要用途是与甲醛结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它做成的塑料不易着火,耐水、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如果再玩点花样,经混炼、造粒等工序,这种塑料还能“抢瓷制品的饭碗”。现在很多日用器皿、卫生洁具或者餐具,看上去很白,质地各方面跟真正的瓷制品也十分相似,但受到碰击或者被摔打时,却不像瓷制品那么脆弱。这些东西,十有八九就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做的。
除了做塑料,三聚氰胺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用丁醇、甲醇醚化后,三聚氰胺可制成高档装饰漆。汽车以及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涂层上,都有它的身影。我们可能每天都在与它大眼瞪小眼,或者是亲密接触,只是大多数人对它知之甚少而浑然不觉罢了。甚至,有时候我们翻翻书都能与它不期而遇。很多高级特种纸都是经过三聚氰胺“处理过”的,有着抗皱、抗缩、不易腐烂等优点。如果想要制作一幅军用地图,这种纸显然是非常合适的选择,而最重要的用途则是用来制作纸币。另外,三聚氰胺也还操心我们的穿着。作为纺织纤维的处理剂,三聚氰胺可使纤维具有防老、防皱等性能。
三聚氰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好处,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后来三聚氰胺居然变成了“高蛋白”,混进了饲料和奶粉队伍里。
三聚氰胺摇身一变成为“高蛋白”,最开始是出现在饲料中,时间可能比人们所知道的要早。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饲料生产商都打过三聚氰胺的主意,主要是在生产牛、羊等“大型动物”的口粮时加入。不好的消息是,三聚氰胺是一种无味的化学物质,牛羊们自然享受不到任何额外的味道。更坏的消息是,三聚氰胺被认为有毒性,虽然这种毒性十分轻微。实验表明,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喂给大鼠、兔和狗后,不会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但是,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后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那么,最早吃上三聚氰胺这种“高蛋白”的羊和牛为什么没事呢?唯一可以解释的是,牛羊肾功能相对较强,能顺利代谢毒素,并排出体外。后来,小猫小狗吃的饲料中也现三聚氰胺的身影时,问题就来了。小猫小狗的代谢能力跟牛羊比起来差远了,于是三聚氰胺在体内积少成多,并最终让一些不幸者丢了性命。如果要给三聚氰胺的食用者划分代级,牛和羊应该是第一代食用者,小猫小狗是第二代,第三代则是一些婴儿。从饲料到奶粉,从动物到婴儿,打扮成“高蛋白”模样的三聚氰胺再也藏不住自己的狰狞面目。很多孩子因为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患上了肾结石,这可能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三聚氰胺的用途”。
饲料和奶粉中为什么要加入三聚氰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提高”饲料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当然,所谓的“提高”是一种“虚高”,通俗点说,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三聚氰胺本不是什么蛋白质,更不是什么“高蛋白”。如果知道现在生产三聚氰胺的主要原料是尿素,那么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认为这东西也能吃。三聚氰胺被称做是“假蛋白”,它之所以被人选定为最好的蛋白质冒充者,一是因为便宜,二是因为氮元素含量非常高,达到了66%。而现在测定蛋白质含量主要使用“凯氏定氮法”,即通过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含量。于是乎,在眼神不太好的“凯氏定氮法”面前,每个三聚氰胺分子“带着”6个氮原子很顺利地蒙混过关,为饲料或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食用者而言,要“吃出”三聚氰胺也不容易,因为它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
小题1:. 题目“三聚氰胺的堕落”含义是什么?以此为题目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 文章说“三聚氰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好处”,具体有哪些好处?请分条概括。(4分)
小题3:. 科普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主要的语言特色。(4分)
(1)二是因为氮元素含量非常高,达到66%。(2分)
(2)如果再多点花样,经混炼、选粒等工序,这种塑料还能“抢瓷器制品的饭碗”。(2分)
小题4:. 在去年国内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三聚氰胺充当了什么角色?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6分)
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 含义:三聚氰胺出现以来用途广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处(1分),但后来却被用于饲料和奶粉中,危害人畜健康(1分)作用:(1)形象地概括了三聚氰胺对人类由利到害的变化,点明说明对象及内容,引领全文(1分)(2)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引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小题:. ①三聚氰胺与甲醛结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成的塑料防火、耐水、耐老化,耐化学腐蚀,绝缘性好,机械强度高。②可以制成高档装饰漆,用于汽车及家电。③用于制造稿纸、特种纸,抗皱、抗缩、不易腐烂。④作为纺织纤维的处理剂,使我们的衣服防老、防皱。(每条1分,共4分)
小题:. (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三聚氰胺氮元素含量之高,体现了科普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玩花样”“抢饭碗”口语化、拟人化的语言,既清楚明白又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三聚氰胺经过几道工序而制成的生活用品不仅质地形似瓷器,且抗摔打的特点中。体现了科普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每条2分,其中特点1分,分析1分)
小题:. (1)三聚氰胺被加入到奶粉中提高所谓的“蛋白质”含量,因本身的毒性,而成为危害婴儿健康的“凶手”。(2分)(2)①科学发明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们的健康,应合理利用,趋利避害。②提高检测水平,加强食品管理,让一些人无机可乘,保证食品安全。③人们要诚信为本,不要被利益所驱使,为私利害人害己。(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

●无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三聚氰胺的堕落“三聚氰胺”本来名不见..”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