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6题大地重现(有删节)刘烨园①那些书很像冬天,也很像我的少为人知的故土上伫立低坡的榕树。它们仿佛很老了,其实正在郁郁葱葱的壮年。②清晨的雾里,密-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6题
大地重现(有删节)
刘烨园
①那些书很像冬天,也很像我的少为人知的故土上伫立低坡的榕树。它们仿佛很老了,其实正在郁郁葱葱的壮年。
②清晨的雾里,密匝匝的浓叶下垂落缕缕潮湿的气根,鸟群的叫声在巨云似的树冠里四面八方地响起,绿阴却深得看不见这些精灵们舒展、活跃的身影。清晨的榕树下,凉意总是格外浓重,一棵树就有一丛森林的感觉和气息,数不尽的厚质的绿叶像成千上万的语言,散发着悟不到头的盎然,读不透的深蕴。若是濛濛的、苍凉的雨天,那些绵绵沾蓑的雨丝就因为和它在一起而古老、久远了。回想起来,总有一见如故的真挚,好像前生有缘,我们的的确确和祖先、后人一脉相承着生与死、爱与恨、凄惶与清醒的灵魂似的。
③经典的著作大多都发旧了。一本一本的,虽然有人只存了几十年,翻开来,就像撑船上溯到了远古。它们旧得真好。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打磨或打磨过了又随着光阴的流逝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色。那些书油墨都很香醇,很清新,也很特别。它的有些灰旧的沉默的色泽和铅字,太与内容浑然一体,太至情至美地和谐了。它们大多不那么“刺激”,连装帧也不够“新潮”,却手感很好,心碑、视碑很好——就像压根儿就不想招摇过市一般。它们只想久久地感动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着你。
④一行一行时短时长的句子,一页一页时远时近的思绪,那么厚实、自信、激动人心。它们常常使你走在源头,又走向太空,走回语言的诞生。经典的含义和魅力就在这里罢。它们也许的确“旧”了,不合时宜,但生欲的灵魂,人的气息,情思的存在,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常常比活人还要活人。它们形象又抽象的一切,总是不尽地时隐时现,超越彼此彼地,在夜阑人静的这个世界渐入人的心底、血脉。于是有人不再怆然,不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由此而坚定了正义、理解以及不屈的信念。
⑤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使世上出现了那么多背叛语言的书,出现了那么多不再崇敬最值得崇敬的经典行径。它们想干什么?又属于什么呢?他们没读过那些书还是不会读、不能读或不想读呢?崇敬和感悟是人生的本性中最吃苦耐劳的能量,没有它,人类就没有伟大的神话和探索,历史也就没有今天的繁荣了。而如果理解错了繁荣,用错了崇敬和感悟又将怎样——触目惊心的血迹、灰烬的余温还未冷却呢。而如果不是经典们朽成腐木的话,那就是有人浅薄、无知和乌有了。如果人们已经离开河流迁入沙漠,如果先天发育不良、水土失调却又在毁弃森林,这个世界还会有什么好!后人该怎样历尽磨难和牺牲,才能拨开、忘弃这些,重归沧桑正道,才能再生语言的光荣和立下戒谕千秋万代的耻辱之柱?
⑥也许是我走火入魔了。那些经典们已经过时,人们不再需要它或只有扔掉它才能活得更好更充实;也许在我掩卷遥瞩的喟叹里,它给我的气氛、真谛、灵性和警醒仅仅是一种错觉;当我认为她与诸多流行歌曲、畅销书和无人生的言行相比,前者犹如大树、山川、世界,而后者近于贫草、沙砾、窝棚或无须有的废纸、锈迹的时候,这种思索不过是可笑的暮气——如果是我错了就好了。
但如果不是我错了,那就不啻是覆盖大地的林林总总的钢筋水泥们的悲哀了
13.读第①段,结合全文回答:(1)那些书为什么很像冬天?(2)作者说:“它们仿佛很老了,其实正在郁郁葱葱的壮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1)                           
 (2)                               
                                  
14.读③段划线句,分析理解后回答:在这句话中“大地的本质”包括哪些内容?
答:                                
15.读⑦段画线句,回答“覆盖大地的林林总总的钢筋水泥们的悲哀”指的是什么悲哀?加上“不啻”又是什么悲哀?
答:                                 
                                  
1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的题目为“大地重现”,其含义就是希望重现对经典大地般最本质的敬重,让经典大地般的滋养带给我们理性、追求、教养和真正的社会繁荣。
B.作者在第②段花了许多笔墨写故土清晨雾里的老榕树,说树冠巨云一般,说一棵树就有一丛森林的感觉和气息,说苍凉雨天的雨丝因和树在一起就显得古老而久远,其作用就在于让我们能更形象地理解下文中经典带给人的滋养。
C.刘烨园先生在《大地重现》中有一个论断,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太多的不再崇敬经典的行为,这个社会就会因有人浅薄、无知而用错崇敬和感悟,从而造成触目惊心的社会悲剧。我们不远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刘烨园先生由此出发表达了自己对将来的历史不抱乐观的态度。
D.《大地重现》全文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比喻、排比、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反复运用使得文章让人读起来感觉条理清晰、明白晓畅、气势磅礴、令人警醒。
E.黑塞和刘烨园都在说经典,但他们的着眼点不同,黑塞更多的是从最普遍的意义上指出经典的力量,而刘烨园则主要是针对社会存在的对经典的漠视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不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3.(1)那些书说的是经典,经典在今天已经被太多的人所冷落,在生活中已经被人所忽视,因此作者说它们像冬天。(意思对即可,其中经典正在遭受多数人的冷落这层意思一定要答到)
(2)经典就像那些老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表面上看他们很“老”了,实际上它们有着极大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精神滋养。(意思对即可,重点在对“仿佛”和“郁郁葱葱”二词的解释要正确)
14.:经典朴实厚重的纸色、清新香醇的油墨、灰旧的沉默的铅字、不那么“刺激”的内容、不够“新潮”的装帧。
15.①前者指的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悲哀。②加上“不啻”指的是人们对经典的漠视会带来比破坏自然更无知的悲哀。
16. CD   

13.无
14.无
15.无
16. C项说刘烨园先生对未来不抱乐观的态度于文没有依据;D项错在文章中没有用到“象征”。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6题大地重现(有删节)刘烨园①那些书很像冬..”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