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马寅初:言人之不敢言季羡林说,建国以来的知识分子,他最佩服的有两个,一个是马寅初,一个是梁漱溟。马寅初,浙江嵊县人,经济学家、-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马寅初:言人之不敢言
季羡林说,建国以来的知识分子,他最佩服的有两个,一个是马寅初,一个是梁漱溟。
马寅初,浙江嵊县人,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博士学位,1919年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并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提高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增加工业原料等方面,对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其后,他因人口问题的论述而受到严厉批判,并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
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办60周年校庆,陈伯达出席并作纪念讲话,他对马寅初厉声说:“马寅初要对他的《新人口论》作出检讨!”马寅初听了此言,微微扬着脸,望着陈伯达的头顶,一言不发,视若无物。①
1959年,马寅初在一片批判声浪中发表《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呼吁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并附有一篇言辞铿锵的声明:“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但也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②
北大开大会批判马寅初,会议开始了很久,他不来;派人去“请”来了,他搬张椅子坐在台前泰然自若。台下有人开始喊口号,他很镇静地说:“我这个人每天洗冷水澡,不管天气多冷都不怕,现在天气并不冷,却给我洗热水澡,我就更不在乎了。”③
当年,北大所有的刊物和全国各地的报纸都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检讨,照常笑眯眯地出入北大燕园住所。④
马寅初的硬朗由来已久。1927年北大校庆时,他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此种虽斧銊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应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⑤
抗战期间,有一次马寅初准备在重庆大学商学院大礼堂演讲,台下混进了国民党特务,形势很严峻。马寅初带了女儿和棺材上台。他说:“为了真理,我不能不讲。我带 了棺材,是准备吃特务的子弹的;带女儿来是让她亲眼看着,特务是怎样卑鄙地向她爸爸开黑枪的,以便她坚定地继承我的遗志。”接着,他的话锋一转,针对国民政府的种种腐败状况、四大家族的企业以及其财产等算了一笔细账。他大声疾呼:“如今老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了,还要捐这个款、纳那个税的。我看要捐、要纳,首先应该向四大家族开刀!他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春雷般的掌声,混在台下的特务始终不敢下手。国民党当局连连派人去与他“交谈”,以高官、美金等为诱饵,劝他不要再发表此类演说,均被他严词拒绝。蒋介石又亲自派人来请他,说有事商谈,但是仍被他拒绝了。
马寅初常常对人说:“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就更难。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而不敢言之言。”(选自《快乐阅读》2009年9月上旬)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马寅初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又是有名的人口学家,因而成为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最佩服的两位知识分子之一。
B.马寅初因在自己新著的《新人口论》中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而受到严厉批判,并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
C.虽然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受到当时北大所有刊物、全国各地的报纸以及北大师生的猛烈批判,但马寅初对此视若无物。
D.文章对马寅初“言人之不敢言”的精神除通过叙述他的言行加以正面表现外,还通过别人的言行加以侧面表现。
E.马寅初的牺牲精神深深感染了他的女儿,以至于马寅初在重庆大学商学院大礼堂演讲时,她也敢于前来参加,以看清国民政府的卑鄙丑态。
小题2:以下文字是从原文中截取的,应还原至文中①②③④⑤中哪一处?(只答序号)为什么?(6分)
这种“硬朗”,自在北大学生的回忆中:“马校长这块硬骨头实在难啃,让他屈服,没门儿;逼他自杀,妄想!”
小题3:试分析“现在天气并不冷,却给我洗热水澡,我就更不在乎了”一句的表达效果。(6分)
小题4:作者笔下的马寅初有何现实意义?请联系文章和有关社会现实作简要探究。 (8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BD(A项,因果关系有误;C项,马寅初“视若无物”的是陈伯达和陈伯达要他“检讨”的命令;E项,是马寅初带着女儿来的,不是“受感染”主动前来的。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给5分)
小题2:④.(2分)因为这句话有过渡作用。(1分)句中的“这种‘硬朗’,自在北大学生的回忆中”小结上文,“让他屈服,没门”和下文的“马寅初的硬朗由来已久”照应。(3分)
小题3: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形象地表现出马寅初对“批判”的藐视(2分)和泰然自若的勇敢斗争精神(2分)。
小题4:要点:作者笔下的马寅初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有牺牲精神。(3分)
号召人们要讲话,人们能够讲真话,是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2分)当前,党中央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体国民投入振兴中华的行列,十分有必要大力提倡马寅初讲真话、说大实话的勇气和精神,消除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邪气,使之形成全社会的浩然正气。(要联系文本和社会现实来探究。只要能扣住马寅初的人格精神特点来谈就可以。有观点,有论述,5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马寅初:言人之不敢言季羡林..”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