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长夜如歌栾中惠(1)夜深沉,丈夫的鼾声如一支歌。(2)歌儿任意挥洒,一会儿滚滚而来,如惊涛奔涌;一会儿飘忽而去,如雾霭游移;一会儿起伏跌宕,如-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夜如歌
栾中惠
(1)夜深沉,丈夫的鼾声如一支歌。
(2)歌儿任意挥洒,一会儿滚滚而来,如惊涛奔涌;一会儿飘忽而去,如雾霭游移;一会儿起伏跌宕,如山峦连绵;一会儿戛然而止,如路断悬崖。韵律有高有低,节奏有急有缓——有时慢三,有时快四。丈夫用他的鼾声支起一座夜的舞台:晶莹的月光是舞台的灯光,蓝色的天宇是舞台的幕布,微风中摇曳的红玫瑰是其伴舞,喧哗不已的梧桐叶是忘情的掌声……这是一种热烈的静谧,又是一种静谧的热烈!丈夫夜夜都睡得这么踏实,这么香甜。
(3)而我,却迟迟难以入梦。失眠人的夜是个黑幽幽的陷阱。各种各样的追忆,各色各等的希冀,像蝴蝶、像落叶、像雪花、像穿雨的燕子,在眼前翻飞,在脑海中飘洒,使人神经突跳,头晕目眩,思绪纷乱……辗转反侧,无可奈何,我摇摇他。
(4)“怎么?”丈夫似醒非醒地问。
(5)我述说了我的苦衷。
(6)“白天——你太累了。”丈夫咕哝道。
(7)也许我真的太累了。为实现一个小小的承诺,我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为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功,我竭尽全力奋而拼搏;为一次无关紧要的小挫折,我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为一丝突发的奇想,我心驰神往乐此不疲……每时每刻,都会有不同的欲望萤火虫般明明灭灭地昭示我,我则像投火的飞蛾,为捕捉到每一个燃烧的亮点,义无反顾地付出惨重的代价。
(8)我仿佛是穿上了魔鬼的红舞鞋,在一刻不停地追逐、旋转……丈夫从不这样。他说,欲望不多,烦恼就少。在待人接物上,他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事业上,他信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志向上,他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在个人品格上,他追求“寒不减色,暖不增华”……心境至此,还参与什么世事纷争?功名利禄哪能撼动他半点?白天,他勤勤勉勉地做人,夜晚,他安安然然地入睡。
(9)我嫉妒他,说,你太超脱了,成不了大家!他笑笑,说,你呀,太在意,也成不了大家!看来,在“大家”上我们是殊途同归了。
(10)在我累到极处,也恼到极处时,就想试着走进丈夫的舞台,扯一段鼾声给他做和弦,说一通梦话给他当台词……这很难。
(11)哲人说,夜晚是白天的延续,梦境是心境的映衬。若想有个好梦境,首先得有好心境。
(12)我希望有个轻松的白天。
(13)我学着丈夫,尽量用理智的明矾来沉淀混浊的脑海,尽量用意志的堤坝来拦截感情的潮水,什么亲戚朋友、婚丧嫁娶、利益争执、友谊得失,什么体育比赛、影视轶闻全不闻不问不管,也不喜不怒不哀,家庭、单位、幼儿园三点连成一条线,机械般按轨迹运行。
(14)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夜歌——可惜自己听不到。但我从丈夫的笑意里琢磨得出,从自己映在梳妆镜中的清澈眼波中捕捉得住。
(15)可是,我的梦并不美。在寒冷的冰山上孤零零地开放着一朵雪莲——那就是我;在狂暴的风雨中有一只离群的小鹿在拼命奔逃——那也是我;在干涸的田野里有一棵枯萎的嫩苗——那也是我……孤寂的梦和梦的孤寂,压得我喘不过气。我觉得我的灵魂在孤寂中萎缩,徒剩一具空空的躯壳了。
(16)揣摩我的梦境,方知丈夫的鼾声一发而不可遏制的原委了。丈夫鼾声的那种滚滚而来,也许就是灵魂在搏斗;那种飘忽而去,也许就是灵魂在逃逸;那种起伏跌,也许就是灵魂的挣扎;那种戛然而止,也许就是灵魂的失落……那种人为的自身压抑所造成的深层次的痛苦,在白天得不到宣泄,在梦中也只有凄惨了!我想,人活在世上谁都不容易,超脱只不过是一种表象,或者说是沉重的另一种形式罢了。就连那些跳出三界外的出家人,哪个身后没有一段辛酸的故事?无花果也并非真的无花,植物学家说,它的花生在花托内,是一簇隐藏的淡红。对花来说,这是一种悲哀!与其这样躲躲闪闪地偷生,还不如月季大起大落任凭风吹雨打去!结果,虽能界定人生的价值,却无法表明人生的滋味儿。
(17)我终于品出丈夫鼾声的苦涩和无奈,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仿效的盲目与愚笨了。
(18)丈夫的超脱与旷达是以支付人生情致为代价的。
(19)人生苦短,去日苦多,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生活的内涵繁纷复杂,一个人用全部的心力去应付尚不能周全一二,用全部的感情去体验尚不能经历万一,何必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用超然的姿态躲避人生的酸甜苦辣呢?哭当淋淋漓漓地哭,笑当痛痛快快地笑。心扉洞开了,心情舒畅了,我又恢复了本来的我,该追求的追求,该参与的参与,该苦恼的苦恼……坦直而率真,充实而酣畅。白天没有什么遗憾,晚上竟也能入梦!丈夫问我怎么回事,然后愕然。
(20)又是如歌的长夜。
(21)“叭”的一声,壁灯亮了,这次失眠的不是我,是丈夫。他摇醒我,像我过去对他那样对我述说失眠的苦恼。他很矛盾,原先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生存的方式,想不到却失去了自我;如今觉得找到了自我,又不知是否应当摆脱这种生存方式……我想,该轮着他听我的夜歌了。
(22)我的夜的舞台是什么样子?也是热烈的静谧抑或静谧的热烈吗?我才不去想它呢!
(选自Internet,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我终于品出丈夫鼾声的苦涩和无奈,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仿效的盲目与愚笨了。”作者终于明白在人生当中没有人可以真正的超脱,对于生活一切顺其自然,坦直率真,充实酣畅就好。
B.“白天,他勤勤勉勉地做人,夜晚,他安安然然地入睡。”表明文中的丈夫是一个超脱、豁达,内心达到完全淡泊宁静的人。
C.作者“终于有了自己的夜歌”但 “梦并不美”,于是她终于明白,丈夫的超脱与旷达是以支付人生情致为代价的。超脱只不过是一种表象,或者说是沉重的另一种形式罢了。
D.文章第二段作者用了大量笔墨,用诗一般的语言描摹了丈夫的鼾声,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于丈夫浓浓的爱。
E.作者经过对于丈夫以及自己生活方式认真反思,并经过自己的尝试以后,作者终于明确了自己想过的就是丈夫那样的生活。
小题2:结合文意,请分别分析“我” 起初和“丈夫” 后来失眠的原因。(6分)
小题3:第⑵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下文起什么作用?(6分)
小题4:你同意第⑼自然段划线句子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分别说出你的理由。(8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3分)C(2分)
小题1:①“我”失眠的原因是:白天过得太累(如答“过得不轻松”,或答“为实现一个小小的承诺,……我心驰神往乐此不疲”也给分),各种各样的追忆,各色各等的希冀,在眼前翻飞,在脑海中飘洒,使得神经突跳,头晕目眩,思绪纷乱。(3分)
②“丈夫”失眠的原因是他很矛盾,原先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生存的方式,想不到却失去了自我;如今觉得找到了自我,又不知是否应当摆脱这种生存方式。(3分)
小题1:第⑵自然段以丰富的想像描绘了丈夫的鼾声所带来的静谧与甜美的境界(2分),包含了“我”的无限羡慕之情。(1分)“丈夫”的酣睡与“我”的“辗转反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为下文写“我”对生活的反思作了重要的铺垫。(2分)
小题1:①“太超脱”的人,欲望不多,对生活缺乏热情,工作缺乏创造性,主张淡泊宁静,一切顺乎自然,不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分)一个逃避现实、与世无争的人不会成为受社会尊崇的“大家”。(2分)
②“太在意”的人,往往会为一点“蝇头小利”,或“为实现一个小小的承诺”,或“为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功”,而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在小的挫折面前,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生活没有方向,不会权衡轻重……(2分)总为生活琐事所累,没有眼光,缺乏大度,囿于世俗中的人不能成为“大家”。(2分)


小题1:B“内心达到完全淡泊宁静的人”不对。D“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于丈夫浓浓的爱”不对。E“作者终于明确了自己想过的就是丈夫那样的生活”不对。
小题1:注意题干中的“分析”,只要能讲出“丈夫”超脱背后的苦涩与无奈即可得分。
小题1:首先概括第⑵自然段写的内容,在答作用即可,即为下文作了重要的铺垫。
小题1:本题主要看考生能否围绕观点自圆其说,答案要涉及到表现和实质两个方面。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长夜如歌栾中惠(1)夜深沉,丈夫的鼾声..”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