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任何科技活动都是有风险的,除了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风险外,也还有伦理风险。伦理视角更关注科技对人身体、精神与生命质量可能造成的危害。就风险而-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任何科技活动都是有风险的,除了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风险外,也还有伦理风险。伦理视角更关注科技对人身体、精神与生命质量可能造成的危害。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因而对其所作的解释也不相同。科技的伦理风险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方面,由于正面或负面影响可能产生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尤指科技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
科技的伦理风险主要来自于科技应用的伦理尺度和信用问题。对于同一科技,不同的使用者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并且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道德标准的不同而产生伦理风险。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体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它必然要蕴涵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因而并非是价值中立的。以往科学“客观”“中立”的形象已日益受到冲击,在“什么”被科学地确定为“需要”和“风险”的问题上,在具体选择和使用哪种类型的“科学”的问题上,始终都会包含着价值和伦理判断。在现代社会,科学理性宣称自己价值中立的同时,也将其与体现更广泛社会价值的社会理性对立起来,从而造成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断裂。科学理性不仅垄断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垄断着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
风险问题使得人类的信任结构发生了嬗变,从对以人为主的信任变为对抽象体系的过分依赖。人们不再相信自己,不再相信与自己有同等地位的人,而是相信被机构化了、被制度化了的人。在这种条件下,对专家系统的信任成为风险时代本体性安全的主要来源,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成为社会信任关系的主体。所以,科技专家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决定权,而作为外行的公众则被剥夺了决策和评论的机会,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
风险社会迫切需要伦理价值对科技活动的介入,也使关于科技伦理的讨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总之,科技伦理是对科学技术活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问题的伦理把握,是对科技活动的对象、过程、后果等对人类本身及其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的伦理价值观反思,它所要解决的更多的是科学技术实践与伦理要求的冲突以及伦理规范在科技实践中所遇到的道德悖论和两难困境的问题。
(摘编自张彦《现代科技的风险类型及其博弈研究》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科技的伦理风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科技的伦理风险是从伦理的视角关注科技对人的身体、精神与生命质量所造成的危害。
B.科技的伦理风险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因正面或负面影响可能产生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
C.科技的伦理风险尤指科技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等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
D.科技的伦理风险主要来自于使用者在应用科技的过程中错误的态度、方式及道德标准。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科技蕴涵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往“客观”“中立”的形象日益受到冲击。
B.在现代社会,与宣称价值中立的科学理性相比,社会理性体现出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C.科学理性垄断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也垄断了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
D.科技伦理是对科技活动相关要素对人类本身及其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的伦理价值观反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现代社会,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对立导致二者之间关系的断裂,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B.风险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信任结构,对专家系统的信任成为风险时代本体性安全的主要来源。
C.科技专家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决定权,外行的公众则放弃了决策和评论的机会。
D.伦理价值对科技活动的介入,有望彻底解决伦理规范在科技实践中遇到的道德悖论和两难困境的问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A所造成的危害应为可能造成的危害。B原文为伦理关系方面因正面或负面影响可能产生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D错误的态度、方式及道德标准与原文不符。
小题1:两句之间原文为递进关系,此句为强加因果。
小题1:A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中无据。C 放弃了应为被剥夺了。D彻底解决太绝对化。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任何科技活动都是有风险的,除了技术..”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